明朝十六个皇帝。
从朱元璋到朱由检。
明君、昏君,应有尽有。
虎豹皇帝朱厚照,炼丹皇帝朱厚熜。
当然,其中争议最大的还要数木匠皇帝朱由校了。
公元1620,在位仅30余天的明光宗朱常洛因红丸驾崩。
年仅十六岁的天启皇帝登基。
内忧外患,当年张居正的改革早已面目全非。
内有天灾肆虐,外有贼寇窥探。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穿越而来的张宇,要怎样拯救这个渐渐驶向灭亡的帝国呢。
坐在一座宫殿的门槛上,眼前一片空旷。
张宇穿越了,莫名其妙的就穿越到了明朝。
“我DNMD,鬼特么的才愿意穿越。”
伸手摸了摸头上的大包,低头看了看身上明黄色的衣服。
嗯,还特么的是皇室成员,这到是可以接受。
“殿下,登基大典已经结束了,陛下册封殿下为太子的圣旨已经下了。皇上下诏,殿下身上有伤,不必前去请安。”
在张宇心里吐槽的时候,他的身后有个尖锐的声音出声道。
“嗯。父皇的年号是什么?”
心事重重的揉了揉脑袋上的包,张宇出声问道。
“回皇上,方阁老等人商议出的结果,年号泰昌。”
“泰昌,安泰昌盛么?”
张宇嘴里念叨了一句,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泰昌,明朝明朝第十四位,在位仅仅29天。
作为一个经常混迹网文历史圈的人,张宇还是知道这个皇帝的。
朱常洛,一个连做皇帝要干什么都没弄明白,就死的不明不白的皇帝。
泰昌皇帝一生七个儿子,不过嘛。。。除了老大朱由校和老五朱由检活下来了,其他的都早夭了。
“哪我就是朱由校了?”
看着自己光滑的手掌,张宇小声的喃喃自语道。
明熹宗,朱由校,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
十六岁登基,二十三岁就落水而亡的短命鬼。
在历史上,这位留下的大多都是骂名。
“不好做啊。”
伸手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张宇心理喃喃道。
这个时候,他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无法做。
唯一要做的就是等,等到一个月后,他那位名义上的父亲命丧黄泉。
————————————————
心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时间跑的贼快。
八月十日,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
张宇坐在景阳宫的门槛上,看着外面来来去去的太监宫女,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他的贴身太监,李进忠。
李进忠这个名字,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知道,他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魏忠贤。
“最近宫里的人都在忙些什么?”
保持一个姿势坐了一会儿,张宇伸手锤了锤自己的腰,出声问道。
李进忠闻言,奇怪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子。
这位爷自从那天起床后撞在梁柱上,将自己撞晕之后醒来,就仿佛变了一个人。平时话也没几句话,就仿佛是个哑巴一样,总是喜欢一个人不雅的坐在门槛上看风景。
听到张宇的话,李进忠迟疑了一下道。
“回殿下,这几日宫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都是一些小事就不扰殿下的耳朵了。”
“是吗?”
对李进忠的话张宇没说什么,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笑的李进忠后背发凉。
可能,除了做这件事的郑贵妃外,就没人知道张宇为什么笑了。
在今晚,郑贵妃会给泰昌皇帝送一份大礼,一份足以要了他的命的大礼——八个美丽的小娘子。
嗯,泰昌皇帝也没有辜负郑贵妃的期望,一夜笙歌,第二天直接病了。
就算不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也知道,一夜八次朗,身体不好的年轻人恐怕都可能直接玩脱,更别说泰昌皇帝今年已经38岁了,他就不可能做到。
但泰昌皇帝偏偏做到了。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泰昌皇帝用药了,用的虎狼之药。
是夜,一个宫女带着八个美丽的年轻女子走进了乾清宫。
而在乾清宫外面,则是有大队的锦衣卫驻守。
任何人不得靠近,违令者,斩!
八月十二日,皇宫里传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消息——皇帝要封郑贵妃为太后。
明末有三大征,还有个三大案。
三大征:征朝鲜,征蒙古,征土司。
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而郑贵妃,则贯穿了明末的三大案。
此人为万历皇帝的宠妃,冠绝六宫,在几十年的时间,让万历皇帝将心思都方在她一个人的身上,由此可见,此人的不简单。
万历年间,国本之争。
皇后无子,宫女生皇长子朱常洛郑贵妃生福王朱常洵。
朝廷大臣(多为东林)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两帮人前前后后闹腾了十五年,一直到梃击案发生,在王志、何士晋、张问达等人的强谏之下,郑贵妃逼迫朱常洛出面结案。
梃击案不了了之,不久之后,福王就藩,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才算坐稳。
那么,对于泰昌皇帝来说,郑贵妃这是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啊,登基之后不悄悄的弄死,就已经算是给他爹万历皇帝很大的面子了,现在居然还要给封太后?!
老大,你搞毛呢?
八月十四日。
还是同样的位子,同样的时间。
张宇坐在景阳宫的门槛上,张宇嘴里念叨着。
“听说,父皇病了?”
摸着手指上戴着的一枚碧玉扳指,张宇出声问道。
“回殿下,奴婢也不知道。”
听到张宇的问话,李进忠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躬身说到。
“是么?”
转了转扳指,张宇小声的嘀咕道。
“快了,快了。”
此时,泰昌皇帝的确生病了,而且病的很严重。
或许是病急乱投医,泰昌皇帝让司礼监秉笔崔文生给他看病。
这个人是曾经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蒙古医生。
不负众望,崔文生给泰昌皇帝开了一副药,里面有一味主要,叫做大黄。
这实质上是一副泻药,泰昌皇帝吃了之后,大泻不止,一夜之间如厕三四十次,最后人直接昏了过去。
这段史书写的有点儿扯淡了。
等到泰昌皇帝醒来之后,他的病就越来越重。
此时,外廷已经因为立郑贵妃为太后的事情吵成了一锅粥。
紧接着,以一个七品小官为先锋,朝臣上奏反对。
这个小官在日后非常的有名,他就是杨涟,杨文孺。
在他的带领下,泰昌皇帝最终收回了封郑贵妃为太后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