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渊说完后,全场静默了起码十秒。
……有一种很想吐槽,但是仔细想想又不知道怎么吐的感觉啊。
本来以为会看到什么叶天士、施今墨,或者现代名老中医,莫教授也行吧。结果周老师放起了自己的医案,还是十六岁时行医的,十六岁!
但是你要因为年纪,就说人家的医案够不上“经典”两个字,又不大对,毕竟周老师现在也才二十二、三,却已成名。你敢质疑年纪,很有可能下一秒就被打脸啊。
所以仔细一想,吐什么槽啊,感受一下被学神统治的恐惧就是了!
不止经典医案就是周老师本人的,而且他和助教容神的表情都特别理所当然。
人家的十六岁在干什么,我们的十六岁又在干什么,就算人是医学世家,他们学院也不少家里世代从医的,这一行多得是医n代,不见得每个都如此。
“这是嗜睡案一则。患者为女性,三十出头。在你们助教家遇到的,她来拜访,提及了自己的病情,当时我还未正式设案开诊,但大胆一治,说服这位女士,一剂即取得了显著效果。”
周锦渊的ppt上写得比较简单,只是把他当初的医案放上去了,他自己读出来时,又补充了一些细节。
容细雪转头看周锦渊,可能是想到那时候周锦渊怎么忽悠人家吧,还笑了一下。
台下学生:“哦——”
这个哦,哦的是怎么医案还有助教,还去家里,俩人真是远房亲戚么?这一家子都是变态学神基因吗?
而且容神还笑了,笑得台下都有轻微的抽气声,不知道为什么直觉告诉一部分人,这俩不像是亲戚。
周锦渊说起这些细节,倒不是可以秀一把和助教的关系,重点是行医时的态度。
现在大众普遍对年轻大夫有质疑,而有些年轻大夫自己其实也没什么自信,出了学校后,很多时候不敢开方,临床不知如何下手。
其实,胆大心细即可,尤其处处都有老师,现在风气又比以前开放,自己开不好还能请前辈把关,主要得积极临证积累经验。
“病人主诉是近两月,每晚七点左右,即会难以自制地入睡,不管在做任何事,不管什么姿势,甚至在和人聊天,也可能忽然昏睡。一个小时后,又自然苏醒。再怎么努力控制睡意,七八点的样子,总是会睡着。她尝试了很多药方,治疗,甚至怀疑是中邪了。”
ppt这一页只放了病人的主诉,和诊查而已。
下面还有周锦渊的四诊记录,比如病人舌淡红瘦瘪,脉沉实稍数,大便干燥,偶有胸闷等等,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地方,除此之外也没有异常状况。
很自然,大家就陷入了思考。好古怪的病,每天定时昏睡一小时,无法自制……难怪治好后被列入了大佬的经典医案。
在场包括了好几个年纪的学生,水平也各有高低,一些学霸从诊查记录,其实也能琢磨出不少东西来。
一般多眠古人都从阳虚论,但病人不止是嗜睡,睡一个小时又醒来了。而且根据诊查的舌、脉象等看,病人可能有阴虚、血燥,清阳不升……
其实,有诊查记录,已经是完成了十分困难的开头部分,尤其脉诊。
周锦渊是精于脉诊,但对很多人来说,是“心中易了,手下难明”,这是十分易学却难精通的诊法。幸好还有其他三诊合参,现在又能用现代医学仪器辅助。
虽有准确的四诊记录,但一时之间,大多数在校生还是无法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辨别这个病案到底什么情况,该如何辨证论治。
“我当时的辨证方法很简单,都在书里。”周锦渊解释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学过,嗜睡,很多时候是和心、脾、肾等肺腑功能失调有关系的,病人也确实肾阴虚,肝血燥,胸闷。”
因为周锦渊选的病案好,症状蹊跷,教室内外几百人,听得都十分入神,就跟悬疑推理似的,特想知道结果、自己猜对了多少。
“诸《景岳全书》里提到不寐,说‘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则引起心阳偏亢,出现夜寐异常’。《素问》说,‘肝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病人胸闷,和肺有关,《黄帝内经》说,‘诸气者,皆属于肺’。诸气,也就包括了卫气。《灵枢》又是怎么描述,‘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卧,阴气尽则寤’!”
周锦渊一口气就背了一大段医书原文,都是ppt里没有的,别说停顿,速度甚至有所加快,但又很清晰,字字入耳。
“嗜睡和心、脾、肾等肺腑有关,同样是因为他们可以影响到卫气。卫气循行失常,则睡眠失常。病人犯病都在每晚七时,又恰恰正是卫气从行阳转为行阴的时候。
“于是证据环环相扣,我可以得出结论,症结全在卫气。阴虚血燥,清阳不升,故此在卫气要行阴时嗜睡,又行阴之路不通畅,转醒!”
整个判断过程,从周锦渊口里说出来,清清楚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