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九六大负翁

第237章 大学股份制改革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才也留不住,好苗子都出国了,妥妥的恶性循环,这会严重制约华夏的科技发展。”


    “可是华夏的富人现在并不多,很少有人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即使启动了这项改革,可能也只是便宜了外国人啊。”


    “首先,这是改革啊,是教育改革啊,培育出来的学生都会是国家急需的人才啊,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摸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弊,那么咱们可以搞试点啊,先小规模地试,用效果说话啊。


    清大和燕大不舍得拿来搞试点,那燕邮总是可以的吧,燕影也是可以的吧,这样专精于某个行业的非综合类大学是个好的实验对象啊,船小好掉头嘛,说不定通过股份制改革试点,这些小而美的学校也能成长到清大那样的高度了呢。


    这样的改革试点也是可以划线的啊,比如投资的规模啊,控股的比例啊,外资进入的时间表啊,就像车企的股份制改革啊,鹏城经济特区的改革试点一样的道理啊,可以慢慢放开,逐步推进。


    科研有了成果,投资有了收益,整个产学研是一个正循环的良性生态,自然会有益于改善国内的科技研发窘境,国家的科研经费也可以向一些大学重点倾斜,打造出世界闻名的顶级名校来啊。”


    “华夏自古就有办学的传统,这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办学资金不足的好办法。”


    “当然了,你也知道我是要打造东方的新硅谷的,燕邮也已经爆发出了洪荒之力,林校长四处化缘,但资金的进账并不是很大,这已经开始制约我们的新硅谷计划了。


    如果我能持股,那我每年就要拿出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来投入燕邮的建设和发展,这很可能会快速催生出一个世界知名的大学来。燕影也是同样的道理,就像你,可能就不需要远赴重洋,去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去了。


    你这是学成回国了,可很多出去的留学生根本就没打算回来,对咱们华夏来说,人才的流逝才是最遗憾的事情啊,精英的流失会加剧咱们国家的社会空心化风险,这是比人口政策还要值得重视的人才政策啊,是需要做出长远规划的。”


    “你真的有投资大学的完整计划?”


    “当然,留学其实也是一个产业,如果华夏每年留学的学生达到100万的话,这个数量级可能在未来十年左右就能达到,你知道这100万留学生会把多大规模的财富带出华夏,带去其他国家,发展人家的各个产业吗?”


    “留学生的数量达到百万的规模,这不可能吧?”


    “现在是达不到,我说的是以后,10年后或者20年后,总能达到的。俗话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咱们假设每年有100万留学生出国留学,那么带出华夏的资金将达到2000亿元。


    每个留学生平均留学3年的话,那就是6000亿。你感觉这个数字怎么样?每年流出这么多的资金,如果这6000亿元的资金能留在国内,那会是一个什么情况?你还觉得大学发展得慢一点,规模小一点,是无所谓的事情吗?


    如果我们华夏每年没有这么多的留学生出国留学,反而有100万外国学生到咱们国家来留学,他们带进来的资金很可能要超过1万亿,那这就是1.6万亿的资金差,你觉得这万亿资金,能给国家带来什么改变呢?”


    “1.6万亿?有这么多?”


    “现在当然没有,但二十年后呢,我保证二十年后肯定有1.6万亿,二十年后就像澳洲,每年就能赚走咱们超过1000亿元的资金,你还觉得教育产业化可以忽视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


    扭转高等教育这种落后的状态已经迫在眉睫了,一切的改革都应该教育改革先行,在提高全民教育程度,均衡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发展好重点的顶级大学,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这样才能实现良性的正循环。”


    “阿耀,我觉得你的思路太过跳脱,我有点跟不上了,这也是你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品质吗?”


    “当然,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是成功的关键所在。我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思维能够创新,当你掌握了创新的力量,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开展大学股份制改革试点,多多培养像我这样的人才,不但那万亿资金留在了国内,像我这样的人还能创造出更大的营收,纳税也是超级多的,而且还大多都是外汇。而不能实现教育的突飞猛进,人才流失的情况更加严重的话,一正一反,国家失去的将是双倍甚至五倍十倍的损失,那种情况你可以想象。”


    “好了,今天通过和阿耀你的谈话,我受益良多,我感觉我现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101_101135/40964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