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点亮科技树

第178章 星空飞行器项目组成立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在这一概念中,飞机除了机翼下方的发动机外,还在尾部有一个全电动BLI发动机。而机翼下方的发动机在运作时会产生电能驱动机尾的发动机。

    根据设想,在飞机起飞时,机翼下的发动机会产生80%的推力,在巡航时则是55%,剩余的推力则由尾部的电动发动机提供。

    NASA认为,这种系统能降低大约10%的油耗。

    当然,在我们看来,NASA这一方案或许会使得飞机系统更复杂,成本也会更高。因此除非化石燃料价格上涨至无法接受的地步,否则其也很难投入实际的应用。

    总的来看,我们认为100%的全电动飞机在至少30年内,很难大规模应用。

    当然,从航空制造商的尝试来看,我们还是有机会见到类似于空客E-Fan X这样提供部分电动动力的飞机。但是成本等因素,仍然会限制其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

    即便在部分支线及短途市场,现在已经有制造商制造了部分全电动飞机原型机,但说他们是未来大趋势还为时过早。

    或许100年后,我们才能见到大规模普及的电动飞机世界。

    另外,安全问题同样也会限制电动飞机投用的可能。

    从现阶段看,常见的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池单元很难避免自燃的可能。

    在地面出现类似问题时,人们可以跳车离开。但在空中,一旦一个电池单元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最终,熊熊大火会将整架飞机变成一个直坠地面的火球,而乘客完全没有机会逃脱。

    这也使得,在强调安全的航空监管之下,现阶段的全电动飞机很难实用化。

    最后,从目前航企的机队规划来说,我们也看不到短期内电动飞机的市场机会。

    以空客A320neo举例,其目前的订单足以支持其制造至2024年前后,而这批飞机在退役前也至少可以运营20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很难给显然成本更高的电动飞机机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100_100410/633608.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