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小郎君

第六十九章 秋收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天色刚亮,沈长福就早早的起身,老妻已经做好了早饭,一家人胡乱的吃了些,他就带上两个儿媳和一个半大的孙子下了天地。

    家里的三个儿子跟着女婿去了江陵做茶叶买卖,老妻有严重的腰病,一个儿媳即将临盆,能下地的只有这四口人了,若是不早点收割怕是赶不上秋播油菜。

    地里谷子已经长了快一人高耷拉着脑袋像是喝醉了大汉,沈长福伸手拿过一个长长的谷穗喜道:“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都别愣着了,早点动手吧。”

    当下一家四口人便开始动手收割,两个儿媳在前面剪谷穗,剪下了就随手放在篮子里面,他和孙子则是拿着镰刀收割谷秆儿。

    镰刀是他去年春天在私人的铺子里面买的,价格便宜用起来也轻快,没用多大一会儿便已是割了一片。

    沈长福直起腰来喝了一口水,见其他的地里已是来了人便不再耽搁,刚刚的俯身就听见一阵隆隆的脚步声。

    他点着脚尖一瞧,只见一队士卒迈着迈着整齐的步子小跑着过来,嘴里喊着奇怪的口号,“碗筷子碗!碗筷子碗!……”

    “没听说要打仗啊!这些死丘八也不知道要去哪里祸害人!”沈长福对前面的两个儿媳道:“有丘八过来了,你们两个先去里面躲躲,等他们过去了再出来了。”

    出乎意料,这些丘八并没有过去,反而就在附近停了下来,这让沈长福心中大呼不妙,连忙的拉着孙子扎进地里。

    “老乡,老乡,收谷子呢?你别跑啊老乡!老乡你的鞋掉了!”

    那些刚到地头上的农户见了徐羡凑过来,将把装米汤的陶罐扔在地上,就如惊鸟一般四散而去。

    “都头,这地里还有人没跑哩!”大魁从地里揪出一个老头和一个半大小子。

    李墨白拨开谷子秆儿,“都头还有两个妇人,还有一个长得不赖,嘿嘿……”

    沈长福哭丧着脸道:“军爷你们要做什么,老汉可是安分守己的农人,那两个是老汉儿媳都是良家女子,军爷要钱的话,老汉这就回去取!”

    徐羡笑着安慰道:“老丈不要误会,咱们是来帮你受谷子的。”

    沈长福闻言只觉得一个心都要凉了,“军爷你们不能这样啊,这可是老汉一家一年辛辛苦苦一年种出来的,您可不能都抢了去。”

    这样的情况徐羡早有预料,他耐心的给老汉解释,可是老汉就是不相信。徐羡只好闭嘴,干了再说。

    徐羡不再理老汉,对众人吩咐道:“都别愣着了!赶紧的动手吧!”

    罗复邦扛着镰刀过来,“都头,咱们在城里给人修房子掏粪坑的,怎得还要到乡下来收谷子,到底图个啥!”

    “上次出征时,那位何大嫂在御街端水相送这么快就忘了?老子这么干为的就是你们当时骑在马上的得意劲儿,事后还可以向旁人吹嘘自己有多么仁义。”

    “都头要是为了这个,您只要我一贯钱,保证能给你找来一堆人过来!”

    “他娘的,你这点小聪明就不能用在正事上,若是不想收谷子,就回城到那些阵亡兄弟的家里头坐坐。”

    罗复邦闻言面色骤变,上他替那些阵亡的红巾都士卒操办完了丧事,一个满腔激情的人都快成抑郁症了,唉声叹气好些天才过来。

    他立刻把脑袋摇的拨浪鼓一样,老老实实的去收谷子。

    沈长福见几百兵大爷,当真动了手收谷子便开始急了,走道一个军卒身边,“军爷您就可怜可怜老汉吧,老汉一家七八口人,全指着这点粮食过日子呢。老汉的女婿在城里做买卖,还是认得几个大人物的……”

    回应他的确实一个似曾相识的丑陋面容,和一句恶狠狠的话,“砍掉你的脑袋!”

    看着老汉两眼一翻昏了过去,麻瓜无奈的耸耸肩,“我只是想跟他说踩我鞋上了!”

    沈长福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树枝子和几件军服支起小棚子下面,自家的庄稼已是少了大半,看着在旁边端着黑陶碗喝水的孙子,沈长福气得一巴掌抽在孙子的后脑勺上,“粮食都没有了你还喝!喝死算了!”

    孙子揉着脑袋道:“咱家的粮食还在,娘和婶婶已是把谷穗拉回家了。”

    沈长福讶然,“真的拉回家了?”

    “孙儿不敢骗阿翁,粮食真的拉回家了,这会子应该给这些死丘八做饭哩!”

    啪!沈长福又在孙子头上拍了一巴掌,“你这小王八蛋不想活了!”

    “阿翁怕个啥,我刚才这般骂他们,就是踢了我一脚,还没有您打的疼呢。”

    沈长福一脸的不可思议,“那真是见了鬼啦!”

    “真是见了鬼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s://www.xsbiquge.com/90_90774/693199.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biquge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