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乃秦岭终南山的一截。
终南自古多隐士!
从上古秦汉时期,终南山便有许多隐士。
一位位看破红尘的道家高人,进入终南山过着清苦的生活,一呆就是许多年,直至老死坐化,待后人进来,埋下尸骨,继续重复前辈的生活。
谁也不知道,终南山里多少隐士。
这一日,道音弥漫,轰传天下。
终南山深处隐居的苦修士,突然齐齐震惊了,忍不住仰天长泣。
“道祖显圣!”
“仙道终非虚幻也!”
……
关内道,中条山。
一云雾飘渺的山巅,修建着一处僻静小院,一位盘膝而坐的白发老人,一手握渔鼓,一手握竹竿,正对院子里的年轻士子说唱玄法。
不远处,一头毛发雪白的驴子,儿啊儿啊的附和着。
就在这时,天地道音弥漫,众人熟悉的《道德经》内容,竟从天地间传来,落在每个人的耳畔,登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果老,这是何故!?”
有一年轻士子激动的问道。
张果老愣了一下,闭目侧听半晌,忽而怅然道:“今日方知,世有真仙也!”
叹罢。
张果老眸光清澈,对一众年轻士子道:“尔等竖耳静听,心中自有明悟。”
说罢,便放下竹竿渔鼓,盘膝打坐起来。
一众年轻士子面面相觑。
没多久,一众士子渐渐神色平静,心中倒映出了一白衣少年的身影,一句句经文从他口中诵读出来,仿佛开灵启智,有无数灵感乍现。
……
江南道,某一大江河畔。
一俊朗不凡的年轻道人,面色愁苦的望着对面老道士。
“师父,这是第三十二次被人轰赶出来了。”
老道士一身道袍,面膛赤红,头角峥嵘,看上去不似凡人,一双眼眸熠熠生辉,死死盯着年轻道士手里的烤山雉,嘴角流出晶莹的涎水。
“无妨。”
老道士大袖一甩,浑不在意道:“这是乡下人不识仙家妙法!”
“本座天生神圣,身具异相,自幼便被火师、雷君传授法术,悟出《九九神霄五雷经》,此地偏乡僻野,不识真仙面目,倒也寻常!”
“下一步,师父准备带你去长安闯闯!”
“长安城显贵云集,定有人能慧眼识珠,尊奉咱们神霄一派!”
霎时间,年轻道人精神一振。
“师父,我听你的!”
“咱们就去长安城!”
老道士哈哈一笑,突然下一秒暴跳如雷,指着年轻道人破口大骂。
毫无半分高人形象。
“蠢货!”
“烤焦了!烤焦了!”
霎时间,一阵鸡飞狗跳。
就在这时,空中传来《道德经》的呢喃声,师徒二人全都僵住了。
“师父,你听到了吗?”
“听到了。”
“这是《道德经》,老子先贤所著,徒儿在家里学过。”
“嗯。”
就在这时,老道士眼露精光,对年轻道人说道:“徒儿,道祖显圣,天地传音,这是咱俩的机缘到了,长安城乃你我兴盛之地也!”
“没错!”
年轻道人连连点头,一脸赞同。
“真美妙啊!”
师徒二人渐渐入了迷,嘴角绽放出微笑。
……
ps:上面道士师徒,为神霄派创派祖师师徒原形(北宋末年),为剧情需要,并无摸黑先贤之意。
考究党也不必认真。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853216_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