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喜的取城之策并不十分高明,任何一个征战多年的将军都能看出。
围城三月,眼看城中粮尽,红彤彤的果子挂在枝头,眼看就熟了,马上能摘了,此时竟舍之而去,没有过硬的理由,谁信啊?
全州城内共有六万兵马,主军是杨国栋的一万兵,客军是何腾蛟率领的五万败兵。
何腾蛟这五万兵,都原是李自成的手下,李自成死后,由其侄子李过、大将郝永忠、高一功、刘体纯、袁宗第率领五十万兵投降过来的。
这些兵数量虽多,但战力太差,长沙一战损失殆尽,被孔有德打得一路向南,军士们死的死,逃的逃,直到全州这才稍稍喘了口气。
这些人以李过为首,因为他是李自成的侄子,有一定的号召力,但兵却是不多。剩余的五万兵,有郝永忠的两万,高一功、刘体纯、袁宗第各一万,李过只有一千亲兵。
有兵就有话语权,所以,郝永忠的话语权渐渐加重,把李过排挤到了第二位。
十一月初五。
天还没亮,杨国栋手下大将,游击将军陈匡夏匆匆闯进帅府,请求拜见杨国栋。
“什么?清兵南撤了?”杨国栋刚刚起床,头发蓬乱,胡子拉碴,一脸惊喜地问道。
“是的,大帅,清兵撤围南去。”
“为什么?”
“卑职派兵出城打听了,听说皇上率禁军一万前来解桂林之围,孔有德令耿、尚南去桂林,合力对付皇上。”
“快去请何大人前来议事!”
“是。”
……
何腾蛟到来的时候,杨国栋已经洗漱完毕,正站在地图前沉思。
“杨大人,听说清兵退了?这事怎么这么蹊跷呢?”何腾蛟这段时间跟杨国栋也熟悉了,没有过多客套,开门见山地问道。
“是啊,何大人,这事太蹊跷了,耿仲明、尚可喜竟敢不顾后背?是太看不起我们吗?若皇上亲自带兵来解桂林之围之事属实,何大人你看,东有禁军精锐,西有桂林坚城,我若从北面围上去,他们岂不是陷入重围之中了?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老行伍,会这么做吗?”杨国栋手指在地图上桂林的位置划了一圆圈,问道。
“嗯,皇上来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还不清楚。咱们先假设是真的,那么孔有德倾全军之力去进攻皇上,以图在贺州到桂林这段官道上迅速击败皇上援军,这个可能是存在的,而且,他们可以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同时算计我们与焦琏的援军。如果这个消息是假的,那么,他们可能是想诱骗我们出城,然后在半路上伏击,以图消灭我军。”何腾蛟分析道。
“是啊,耿仲明和尚可喜都是打老了仗的人,尤其尚可喜,颇有智谋,他们露出这么大的破绽给我们,目的无非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图全州城,拿下全州解除后顾之忧之后,再加入桂林战场;一个就是不顾全州,全力去围堵皇上,以围点打援的战术消灭我军。前者,稳;后者,则险,有赌的嫌疑。”杨国栋道。
“后者险是险,但赌注太大,诱惑太大,可能性也不小。”
“是啊,可惜的是,被围三月,内外交通断绝,皇上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我等全然不知啊。”
杨国栋有些头痛,因为消息的闭塞,使他难下决断。
“杨大人,若真是皇上来了,如果被清兵围了,我等如不去救援,会不会被皇上降罪?”何腾蛟问道。
“这……”杨国栋被问得一愣,他从没有跟皇上见过面,对皇上实在说不上了解。所有对皇上的认识,都是通过王化澄的介绍以及从圣旨和朝廷邸报上了解到的信息。
“何大人,我也拿不准。不过,从王巡抚的介绍中得知,皇上胸怀大志,气量恢宏。我想,他不会因为我们救援不力而降罪的,毕竟我们没有接到圣旨,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消息可以参考。”
说到这里,杨国栋倒下了决心:“在没有可靠消息之前,我意稳妥为上,暂先不动。就算耿仲明、尚可喜真是去围猎皇上了,以禁军之勇,他们想快速取胜也不可能,我们有时间作出更合理的反应。何大人,您看如何?”
“好吧,何某没有意见。”何腾蛟本就是客人,自当以杨国栋这个主人的意见为主,而且,杨国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会为这个决定负责,自己何必惹主人家不高兴呢。
“来人,传本帅将令,四门紧闭,除斥候外,各军不得擅自行动。”杨国栋下了最后决心。
“遵令!”亲兵下去传令去了。
……
杨国栋没有等来皇上的确切消息,却等来了郝永忠等客军将领的集体质问。
“杨大帅,我军已绝粮半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