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三军未动,渔轮先行这句话虽然没有出现在华夏任何一本兵书上,但却一直在华夏战场上都能够看到。
比如说,师出有名,说的就是三军未动,渔轮先行!
关于这一点,三国时期的曹操便是将其运用到了极致。
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就是三军未动,渔轮先行的套路。
曹操无论想要做什么,都会有一封天子诏书,使得他师出有名,为正义之师!
同时,他想要命令其余诸侯国做什么事情,同样先送一封天子诏书过去,以天子的名义命令诸侯做事,诸侯如果不答应,曹操就能够光明正大的攻击这个诸侯,名正言顺。
如果有任何人敢帮助这个诸侯,就是违背天命,与天做对!
渔轮虽然不能如同千军万马般,直接造成真实伤害,但却能够在很多时候起到超乎想象的作用!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故意在鱼肚子里面筛入【大楚兴,陈胜王】的帛书,刘邦斩白蛇起义,都是利用了三军未动,渔轮先行的道理。
后世则更多相关三军未动,渔轮先行的例子。
简而意之就是:我打你,一定不是我想打你,而是你人神共愤,我不得不打你!
大秦二世而亡,与从未引导百姓渔轮有莫大关系。
与此同时,始皇帝,蒙毅,项羽,刘季等人全都陷入沉思。
明明两个城主都高瞻远瞩,同样都是让全城百姓共同御敌,最终结果却相差千万里,百姓的表现更是反差巨大。
尤其是城邦守卫战胜利之后,全城百姓的表现,对守卫家园之人的崇拜更是一股莫大的力量,使得城中百姓,全都同仇敌忾,甚至胆小之人,也不得不拿起武器,站上城头,否者将在城中再无立足之地!
这种莫名的力量,竟然能够改变人心,让人主动做出违背本意的事情,越是深思,项羽等人越发感到恐惧。
难道这就是仙人所说的愤青,爱国情怀,渔轮逼死人?
这个渔轮,简直就是一头无形的洪水猛兽!
始皇帝更是眉头紧蹙,感到巨大压力,在罗子轩所讲的第一个故事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因为他和那个城主一样,向来都是喜好不服就杀,只要是对的事情就去做,至于渔轮什么的根本没有在乎过,结果那位和他性格类似的城主,最终使得城破命亡!
是不是说,继续这样下去,大秦将犹如那座被敌人进攻的城邦,最终国破家亡?!
一瞬间,始皇帝想到很多很多。
能够统一六国,始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之人,有时候确实会忽略许多东西,但是一旦被人点拨开,立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人成行,三人成虎!”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655435_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