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爱卿以为孤是那han王吗?”
“老爱卿是什么样的人韩王不知道,孤还能不知道?”
“老爱卿自入秦以来,与han国密探,斥候,商社,使节从无往来信报,只醉心于泾水河渠。”
“爱卿开始还是为疲秦而来,但是一上河渠却如同疯魔了一般,被泾水河渠吸引了全部心神,只剩下一个天下第一水工的良知,只想着引水解旱而救济万民!”
“老爱卿当年说过,引泾河渠是天下第一大工程,比开凿鸿沟难,比李冰的都江堰难,只要你能亲自完成,死不足惜!”
“如此铮铮烈士,韩王昏聩不识国士,孤还能不识?”
嬴政这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激情澎湃,看向郑国的目光中全是真诚以待。
郑国被嬴政感动了,他当了三十年水工,没想到自己的王不了解他,反而是秦王知晓他的秉性。
而且还不留余地的信任他,要将百万民众交付于他,他何德何能让王上如此重托?!
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
“下臣愿为王上效死!必不负王上所托!”
士为知己者死!
“哈,老爱卿不必如此,老爱卿能主持修建泾水河渠,是寡人幸甚,大秦幸甚!应该是孤替大秦百姓谢谢爱卿你才是。”
嬴政轻声一笑,将郑国搀扶了起来,
“另外,孤还派了一个人从旁协助你,进来吧,郦道元。”
然后郑国便看见一个差不多四十岁如同中年文士的男子走了进来。
“郦道元,参见王上。”
“嗯。”
嬴政随意应了一声。
“从今以后你们便一起修建泾水河渠,郦道元所编撰的《水经注》一定能对老爱卿你有所帮助。”
郦道元是他这一年闲着无聊抽到的人物,现在正好能派上用场。
郑国和郦道元告退之后,便开始慢慢重新查探泾水的情况,争取在一年之内找到最好的开渠方法。
而从大秦全面建设开始一年后,大秦的国库收入和国力陡曾数倍,六国全都反应了过来,感到了不对。
本来这一年里,从秦国流出很多新奇的东西,无论是洁白如玉让无数名士吹捧的纸张,精美绝伦的瓷器。
还是各种款式新颖,样式华美且比往日价格低的锦布都让他们疯狂追捧,不惜重金购买,让他们生活更加奢侈。
而如油,精盐这些生活用品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而那些农具反而没有被他们注意,而六国百姓注意到那些农具,但是铁制农具大秦管制不许贩卖。
水车这等大型农具没有官府建造,百姓也无力自身铸造。
偏偏六国贵族为了自己享受还加大了赋税的征收,一时间六国百姓怨声载道。
而此时六国全部都反应了过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不过让他们改变奢侈的生活那是不可能的了,唯一的想法就是联合起来遏制秦国的发展。
以前秦国就很强了,再这样下去,要不了多少年恐怕秦国就能扫平他们六国。
……
……
楚国朝堂之上,已经在位22年的楚考烈王端坐在王位之上,听着下面大臣对现在情况的汇报。
面上有些忧虑但是还算镇定。
“众位爱卿都说说现在这情况楚国该怎么办?”
一句话,所有大臣都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场面倒是嘈杂了许多,但是问题却一点没有解决。
楚考烈王看着这些大臣,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景象。
其实这事只要禁止秦国商品的流通就行了,但是他敢肯定只要他这样说,这些大臣们一定会反对。
楚国看起来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是唯一一个能和秦国争雄的国家,但是上层的蛀虫太多了。
这时战国四公子之一楚相春申君黄歇上前一步进言道:
“启禀王上,老臣以为为今之计只有两个字,合纵!”
“合纵?!”
楚考烈王一脸诧异,原来的秦国他们五国合纵都奈何不了,现在秦国又敛聚了天下财富更强了,还要合纵?
“对,现在只有合纵才能削弱秦国。”
“令尹大人认为合纵真的有作用?要知道合纵已有四次,结果都是无功而返,秦国依旧在一直变强。”
春申君知道楚王说的不错,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王上,今时不同往日,之前六国合纵,各怀心思,不能齐心协力,一旦受挫便土崩瓦解。秦国往往只需挫败一路联军,其余几路便会望风而退。”
“但是现在我楚国的情况危急,其余五国都是如此。
现在利害相同,一直置身事外的齐国估计都坐不住了,老臣敢保证,此次六国必能齐心合力。”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66212_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