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长矛从天而降,将不敬神明者来个实打实的透心凉。
陈遥知道这绝非玩笑,上一次自己偷学上品天仙决就惹来了天雷,说实话直到现在陈遥都没搞清楚自己是怎么躲过那次天雷的,但侥幸躲过可不代表就能心怀侥幸,这一点得谨慎拿捏。
说回王仙芝。正因为这个位面世界的确有执法机构守护着所谓的天道,所以陈遥觉得,自己先前所想还是过于天真了,如果照先前所想,直接带兵杀到长垣,到时候即便割下王仙芝的项上人头……大概率上估计也阻止不了事态正常发展。
何以这么说?看看王莽其实就有答案了。
没穿越之前,陈遥读史书的时候,就觉得其中有那个几个家伙有穿越之嫌,王莽便是其中之一;如今连自己都穿越了,那么没得说,这家伙肯定也和自己一样,是个穿越者。要不然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造飞机搞解刨,反对奴隶制度什么的……还真不像是个古代人能想象得出的事情。
当然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作为穿越者,王莽为何没在第一时间除掉大魔导师刘秀?
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推敲了。
试着分析一下。首先,作为穿越者,王莽肯定是对历史走向有一定了解的,如此一来,站在他的立场上,就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他知道历史走向,但并不打算加以干涉,什么都不做,苟活一世。这一点自然不成立。
其二,他知道历史走向,但那段历史并不尽人意,所以他决定拨乱反正,修补前人留下的错漏,让历史走上正途。这一点也不成立,要做这种事,上升到宰府这个层面其实就差不多了。
其三,他知道历史走向,但对之后的历史极为不满,决定将这重任扛下来,不改正,不修复,而是直接以自己的主观想法谱写一段全新的历史。要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登上顶峰,将权利握在手中,君临天下便是基础操作。
如此看来,王莽应该属于第三种情况,而他之后一系列的做法也正好佐证了这一推测。
但为何千秋霸业最后还是毁在了刘秀手中呢?难道王莽不知道会有刘秀这么一号人物么?
陈遥觉得不是。
陈遥认为,在穿越之前,王莽肯定是知道有刘秀这么一号人物的,只不过,在王莽穿越之前他所熟知的历史里,极有可能,这个刘秀,不是刘秀。
他可能是李秀,王秀,周秀,或是其他各种秀,而王莽穿越之后,肯定也曾先干过斩草除根这种事,杀掉了他穿越之前所熟知的那段历史里的那个啊秀,然而王莽没想到的是,无论这个啊秀究竟是谁,他真正的名字,其实是叫天道。
也就是说,陈遥现在其实和王莽当年一样,几乎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如果现在带兵赶往长垣杀掉王仙芝,那么极有可能,还会冒出另一个李仙芝或是张仙芝,无视陈遥这个穿越者,继续遵循着天道,做他应该做的事。
这么一来,纵使陈遥千算万算,到头来仍旧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这一点便是陈遥先前没有深入考虑过的问题,如今成为幕僚,统领一半天平军之后,他才意识到这一点。
“陈老弟?”
见陈遥一脸苦大仇深锁头紧锁的样子,梁晃也不免受其影响,变得忐忑起来,毕竟这事大家可都是立过军令状的,若三月之内一切太平……
“梁大哥。”陈遥回过神来,又琢磨了几分钟,方开口说道,“派出斥候,往周边扩散,我会专门圈出几个地方,重点在这几个地方排查,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第一时间回报。”
想了想,陈遥觉得还是必须把稳一些,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既然有王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那就应该避免重蹈覆辙,只要能确定了王仙芝就是王仙芝,那到那时再做计较不迟。
之前的思绪一直比较混乱,需要琢磨的事情过于庞杂,直到在地图上将包含王仙芝以及黄巢等人所在的区域划分出来之后,陈遥的内心终算是逐渐趋于明朗。
人的内心并不像人们自认的那么坚强,凡尘俗世,总是有太多因素与诱惑不断考验着心智,芸芸众生,谁都无法免俗;然而人的内心同时又能无比强悍,只要认定了一件事,只要遵循着一个道理,普罗大众亦能超脱凡尘。
陈遥还是决定离开濮州城。
之前考虑得太多,考虑得太过悲观,现在想来,其实完全不必如此。一来濮州城墙坚固,刺史府与节度使府皆设在城中;二来梁大哥武艺高强,如今兵权在手,当下天平军还有四万兵力,应陈遥要求,鱼景尧还会向长安请求增援。
如此一来,区区万众起义军又何以为惧?
历史上的濮州城之所以落陷,其根本原因便在于统兵的薛崇是个废物,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