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在大梁城之中的经历,赵括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向众人说了出来,也是让众人的心中不由暗自赞叹。
赵王忍不住一拍大腿开口说道:“前几天的时候就听了武信君大概说了事情的经过,但是今天在听完了整个事情的所有细节之后,寡人觉得你杀的人还是可能太少了一点。
如果是寡人的话,怕是大梁城都要被鲜血所染红了。”
赵王可是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喜欢杀人的一面,对于这位年轻人来说不服者,死。
赵括闻言,也是露出了一丝无奈的笑容,对着赵王说道:“大王言重了,老臣毕竟是要去解决事情的,若是真的杀死了那么多的人,怕是接下来给大王交税的人都要少了不少。”
赵王摆摆手,不以为然的开口说道:“这有什么好怕的呢?
大梁城的市场就摆在那里,就算我们杀了一批商人,也会有新的一批商人崛起的,交税的人永远都在,我们根本就不要担心这个事情。”
赵王的这番话,顿时就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同,就连周氏兄弟也不例外。
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来说,商人这个阶层在统治阶级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人,士农工商4个等级之中,商人的财富其实平均起来是最多的,但却是社会地位最为低下的一个阶级。
这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还是以农业社会为主,粮食这个维持着国家运转的必须品只能够通过土地来产生,如果说大量的农民抛弃土地跑去经商的话,那么国家的利益就会受到很严重的损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华夏王朝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对商人打压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便是在号称对商人最为宽容的宋朝时期,其实商人的地位依然是比较低下的,依然没有什么人愿意在做官和商人之间选择主动去做一个商人。
这个情况得到改变,那得等到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助推了粮食产量的巨大发展,这样一来终于能够有多余的农业人口投入到商业之中,再加上从商业之中获得利益的商人和经商贵族们掌控了国家政权,整个事情才真正的发生了改变。
至少在这个时候,商人还绝对不是一个能够让人体面的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吕不韦其实都已经成为了天下前十首富,但是却依然要千方百计的去讨好赢子楚这么一个落魄的秦国王孙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一次的廷议还是相当和谐的。
在场的所有人因为最近也没有爆发什么新的战争,冬天也导致政治斗争不像之前那么激烈,所以说大家也就是中归中矩的商量一些事情,然后就可以散伙了,就和赵王会议开始之前就说的那样。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赵括的目光悄悄的扫过周氏兄弟,果然发现这两兄弟的表情开始有些不够淡定了。
因为根据之前的计划,这个时候的周王后应该已经出现了才对。
那么问题来了,周王后为什么没有出现呢?
赵括也很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赵括的心里也是比较担心的,难道说周王后已经发现了什么不对不成?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一名太监快步走进了宫殿之中,朝着赵王禀报道:“大王,王后有要事求见,说必须要立刻见到大王。”
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赵王在听到了这句话之后,顿时就愣住了。
通常来说,王后作为后宫之主,有什么事情也不可能会在赵王展开廷议的这么一个时间点突然跑来说要和赵王见面,而是应该在廷议结束之后再来找赵王才对。
赵括这个时候感觉到周氏兄弟的目光似乎从自己的脸上扫过,就十分配合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赵王忍不住开口说道:“你去告诉王后有什么事情,等寡人开完会之后再说,现在不合适。”
赵王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多少有些不太高兴。
在赵王看来王后这就是非常不懂事的表现,你一个女人凭什么在寡人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跑来捣乱呢?
赵王的这句话说出来,周氏兄弟顿时就着急了。
周少奋忍不住开口说道:“大王,王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懂事的人,如果不是有什么一定要说出来的事情,应该不会这么的急躁,还请大王召见一下王后,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周少奋也是忍不住了,如果赵王不在这个时候召见王后的话,那么接下来周氏兄弟把事情闹大的计划就全部泡汤了。
听到周少奋的这句话之后,赵括的心中也不由得暗自好笑,你以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但并不知道这其实可是一个陷阱呀。
为了让整场大戏变得更加的逼真一些,赵括立刻就出声反对:“周卿这句话就不对了,皇后掌管的是王宫,也就是大王的家事。
既然是家事,那么就轮不到我们这些外人臣子来插手,有什么事情大王和王后商量着解决也就是了,所以说还是等到廷议结束之后再说吧。”
赵括这番话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