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反倒是面色平静,似乎确实如此。
开国之君都乃是惊才艳艳,光耀千古之辈。
“应当是天运所归,伤及子嗣吧。”
旁边,黑衣宰相姚广孝却微微摇头。
“陛下,可曾听过,太子悖论?”
朱棣一愣:“此乃何意?”
姚广孝道:“因为喜欢你,所以立你为太子,当上储君后,即成了对立面,太子越是聪慧睿智,越是会被猜忌,让皇帝觉得大权旁落,反而遭到杀戮。”
“开国之君,能力超迈千古,怎能允许这样的人出现?即便是太子也不行。”
朱棣微微颔首。
像懿文太子朱标与太祖这种父子情深的,终究是少数。
……
【历史上因病伤而逝,没有熬得过皇帝的太子啊,足足有17人,这也是太子未能登基的第二大原因。】
【比如,隋朝太杨昭、唐朝李弘、李宁、李永,明朝朱标等等。】
弹幕滑过:
—胤礽熬了37年,两立两废,史上最惨太子,康熙也太能活了。
—胤礽那算什么,查尔斯三世当了64年太子才坐上王位。
—想起胤礽,我就想起春华了,春华是真的润!
—如果说扶苏是大秦的意难平,那么朱标便是大明的意难平啊!
—当儿子的,熬不过爹,属实是非常难绷了。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
怎么每次提到他大唐时,后面总是要带着一串的名字。
长孙无忌乃是他肚里的蛔虫,马上开口安慰。
“陛下,想必是大唐国运绵延,太子众多,所以才会不断更换太子,这也是精益求精的体现。”
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但愿如此吧!”
而与此同时,李弘、李宁、李永等太子,
尽管没有处在同一个时空当中,却也马上做了一件事。
那便是“传太医!”
还有一件事,那便是“补身体”!
……
清朝康熙位面。
太子府邸,一处隐蔽别苑。
屋内,一群大臣纷纷高呼。
“太子爷,拼了!”
“太子爷,拼了吧!”
“太子爷,若是再次被废,我们都得完蛋。”
“太子爷,拼吧,拼他个鱼死网破!”
众多太子党官员,齐齐跪地,共同撺掇太子胤礽夺位。
胤礽眼神中有落寞与愤怒,他缓声道:“皇阿玛经天纬地,帝王心术炉火纯青,我们难道能斗得过他吗?”
太子党智囊司马尚,率先站起来说话。
“太子爷,世事难料,许多事情原不在能不能,而在于敢不敢。”
“李世民若非玄武门之变,早就做了阶下之囚。”
“以臣之见,只要策划周密,咱们有七成胜算。”
而后,司马尚说了自己的计划,可谓是周密至极,京城内外,皆在掌控。
胤礽听完,坐回椅子。
坐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之位,守了三十多年的帝位,他不甘心!
于是,他抬了抬手:“拼吧。”
一行人脸色大喜,赶忙开始行动。
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件事,玄武门之变,死的,可是太子!
……
【而且以上说过的几位君主,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子嗣众多。】
【多一点儿的像康熙帝有35个儿子,唐宣宗有30个儿子。】
【少一点的,像汉武帝也有6个儿子,隋文帝则有5个儿子。】
【只要太子一天不登大宝,就要日夜防范来自于其他兄弟的明枪暗箭。】
【比如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射向太子李建成的那支箭。】
【而在历史中,包括李建成在内,共有16位太子,死于他人或自己所引发的政变当中。】
【例如,西汉刘据、唐朝李建成、李宪、李重俊,明朝朱文奎等等。】
弹幕滑过:
—朱厚照:我不怕,我就生一个!
—宋仁宗退出了群聊!
—李建成,真的成了李箭成!
—魏征多次建议李建成杀了李世民,魏征不光是大唐第一喷子,嘴毒眼毒!
—李世民打天下献上了李渊,而非李世民下传李世民,李渊相反还鸟尽弓藏,打压嫡次子!
—李世民只是死了一个没什么用的哥哥,而我们得到了贞观之治!
……
大唐高祖位面。
太子李建成眼神阴翳,他不仅被废了,还被杀了!
这也太惨了!
在看到最后一句评论时,他心中怒意骤然达到了巅峰。
在后世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456340_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