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直言敢谏之臣,往往不得人心。
如今,他们虽遭朱元璋及群臣厌烦,却不得不听。
因为朱元璋渴望帝国千秋万代,群臣亦希望家族世代兴旺。
只是,自己为何缺乏那样的勇气与决心?
每当这熟悉的开场白响起,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知道又将是一轮忙碌。
例如宗室的俸禄问题,虽然已经有了初步解决方案,但真正落实下去,还需要时间。
毕竟,那些住在边远地区的宗室成员,得派人去传达命令才行。
又如百官俸禄的调整,虽然朱元璋已经点头同意,但具体的金额和分配方式,还得有专人来计算。
旧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新的挑战又来了。
尤其是叶逸霄的同事,站在朝堂上,都觉得有些傻眼。
他们平时谏言的内容,不过是某位皇子不务正业,某个大臣奢侈浪费。
而看叶府培养出的一系列给事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讨论的都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大事。
在这样隆重的朝会上,他们竟成了常客。
但这能怪谁呢?这一切,都是叶府以三条人命作为代价换来的。
自古以来,直言之臣往往不受欢迎。
但现在,即便朱元璋和群臣对他们心生不满,却不得不认真倾听。
因为朱元璋期望帝国长治久安,群臣也希望自家家族繁荣昌盛。
只是,自己为何没有那样的勇气和魄力呢?
“皇上,你知道现在应天府有多少无家可归的人吗?”
“我昨日回家,门口就有十几个流浪者,大明的天下,明明光明正大。
可皇城附近竟还有这么多人没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你想想,你究竟做了什么?”
“连皇城周边都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从洪武元年算起,到现在大明也有二十多年了,你说你工作比狗还辛苦,起床比鸡还早,但这有什么用?
大明的百姓依旧贫穷,依然食不果腹,沉重的税赋仍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自从洪武时期开始,贪官比起前朝确实少了很多,但百姓的生活呢?为什么依旧艰难?”
“如果治理国家无法亲力亲为也就算了,可你已经尽心尽力,国家还是没能治理好,这难道不是你的责任吗?
陛下,我说你愧对君主的身份,有错吗?
如果你生气,那就杀了我,除非你取走我的性命,否则我还是要说,你愧对君主之位!”
叶逸霄一口气把他心中早已准备好的言论全部倾吐而出。
一时间,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惊愕不已,朱樉、朱棢、朱棣三位王爷也同样目瞪口呆。
就连老朱此刻也是愣在当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1425947_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