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我们会在仁祥逆贼治下家破人亡,暴尸街头啊!”
“是啊,自古以来王朝如果遇到了无道昏君,暴君其天下各地哪个不是十户九空,哪个不是千里无人烟,哪个又不是尸骸遍野,又哪个不是百姓易子而食啊!”
“没错,历朝历代的事咱们管不了,因为那是历史!
可是有史为鉴,在陛下与仁祥逆贼如此分明下,我们如果让仁祥叛党造反成功的话。
那我大梁每一个人都是我大梁的罪人。
到时候我大梁尸骸遍野我们家破人亡,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家人被欺凌而亡,看着我们的家人在煎熬中被饿死,那也是我们罪有应得。
因为我们放弃了一位圣君,我们放弃了我大梁的强盛,放弃了我们自己与家人的生命。”
“说的对!今后仁祥叛党人人得而诛之。
包庇仁祥叛党,甚至是为仁祥叛党说话的我们碰见了也断然不能轻饶了他们。”
“陛下如此圣明仁德,我等百姓又其能够辜负了陛下!”
“没错!”
当朝堂上的消息被传到了民间之后,所有听闻了北辰沐决策的百姓无不被北辰沐爱民的举措给触动了。
试问从古至今哪有帝王如此对待百姓的。
可以说这是亘古未有之事。
同样也正是北辰沐做的这亘古未有之事,也让百姓们更加愤恨起了仁祥帝。
可以说仁祥帝刺杀北辰沐这个皇帝其所造成的百姓伤亡,谁人敢去要赔偿去。
别说是要赔偿了,就算是想都不敢想。
而死伤的百姓与其家人也只能怀揣着伤心自认倒霉。
可是北辰沐的安排,不仅体现出了北辰沐的爱民,恩德,更是让仁祥帝不顾百姓生死,当初登基第一件事用莫须有的罪名问罪残害自己好几个亲叔叔满门。
如此仁祥帝的负面影响更是被无限放大。
直接让仁祥帝成为了无道昏君,叛逆的代名词,让百姓们对北辰沐称颂的同时,更是对仁祥帝不住的唾骂了起来。
此外更是有许多头脑清醒的读书人,大儒,乃至各界有名望的人士更是拿出了史书为例子来抨击仁祥帝。
号召着百姓们一定维护好当今天启帝陛下北辰沐,帮助天启帝抓捕仁祥乱党。
还说如果有包庇仁祥乱党的,乃至为仁祥乱党说好话的都不能让其好过了。
更有甚者还提出了如果他们让仁祥乱党造反成功了,那将来天下糜烂,他们受到了欺压,他们与他们的家人被害,被欺压凌辱,一步步带着不甘痛苦死去的时候,那也是他们罪有应得的。
可是如果他们阻止了仁祥帝造反,那么将会有大好的安定,幸福的日子等着他们。
哪怕他们为此而死,那也是值得的。
因为他们把好日子留给了家人与无数无辜的人。
而在神京城百姓群起激愤,越来越多的人得知加入对仁祥帝抨击与对北辰沐称颂的时候。
万寿宫…
“棋哥到底是太子爷,是我大梁的储君。
他便是有错,你也不能当着那么多皇亲,勋贵跟文武百官的面如此责罚他不是。
你这不是在削弱他的威信嘛。
以后说不定要有人轻视与他。
如此也不管是对棋哥还是大梁都是不好的。”
“如此就更别提棋哥手还摁在你摔碎的茶杯之上,双手都给划破了。”
北辰沐拜见了太后,太后手里拿着温热的念珠,嘴里不住的对着北辰沐埋怨了起来。
“是,儿臣以后会注意的。”
听着太后的埋怨,北辰沐知晓老太太心疼大孙子。
也是出于对老太太的尊敬,北辰沐还是乖乖的应答了下来。
只是心里却并不以为意。
以后对待自己这个太子,他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的。
“此外你登基也近一年了,皇位也逐渐稳定了。
虽然今日出现了仁祥叛党刺杀的事,但你确是为我大梁开疆拓土了两国疆域的明君圣主。
如此再加上你麾下精兵悍将无数,所以在大梁也无人能够威胁到你的皇位了。
如此你准备对你皇弟恒王,还有忠顺亲王如何?
是让他们两个在神京城,还是继续领兵在外驻守一方?”
见北辰沐的态度,太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继而又询问起了北辰沐对待恒王与忠顺亲王的态度。
这恒王与忠顺亲王都是北辰沐的亲兄弟,但却并非是北辰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而北辰沐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是早已经战死了的怀王。
“儿臣准备恢复忠顺亲王贤王的王爵称号。
至于让他们领兵,儿臣确是并没有这个打算。
或许以后会让他们领兵也说不一定呢。”
听得太后的这番询问,北辰沐顿了顿,终是说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96270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