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纪元:从地球开始

第二十一章 将夜世界的猜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余力制出了昊天世界威名赫赫的七部天书,号称七部天书合一可改天换地。

而昊天与赌徒的大战,丢失了部分世界法则的权柄和属于天道的本源(受伤),不得不以陷入沉睡的方式维持刚苏醒的意志,但是每过一段时间,昊天就会醒,像婴孩一样,醒了就吵着闹着要吃东西,所以就动用了世界法则权柄,发动了永夜,在永夜时把人间跃过五境的修行者吃掉(融合),修行者修行是夺天地造化,用这种行为让天地元气回归天道本源,用以弥补丢失的天道本源并且借助人的精神与神魂维持及促进天道意志的成长。

但是就是丢失的天道本源,使得天道的管理出现了纰漏,底下的手下,在你老大年富力强时当然听话,现在你跟小孩似的,不管集体大局,还主动把世界升格的根基:修行者给吞了(融合),损害了地、人两道的利益,那人道和地道还怎么会安安稳稳的。

虽然在世界法则权柄上无法阻拦昊天的行为,那就只好暗地里出手,先放长钩,在根据时局变化看怎么阻止昊天。

于是人道先出手了,在人间经过多方比较寻找,最终确定夫子作为人道的代言人,在人间寻找方法,削弱昊天,于是乎在上一个永夜过去后,夫子一骑绝尘,成为了整个人间的战力天花板,并且还到处搞事情,比如把知守观观主陈某赶到南海海上;支持唐国开国太祖建立唐国跟昊天的狗:西陵对着干;建立书院二层楼,有了与悬空寺、知守观齐名的三大不可知之地;找上个永夜活下来的屠夫和酒徒,寻找对付永夜的办法。

这些都是人道暗地里引导的,在漫长的时间岁月里,夫子与人道竞有了重合的形势,也就是说,夫子有成为将夜世界人道的可能,一旦成功,夫子就是整个将夜世界的人道法则,执掌人道法则权柄,可以正面的对战昊天,相当于老二跟老大摊牌要争一把手的位置,夫子也不会成为毫无感情的人道,可以说:夫子就是将夜世界的人道,人道也是夫子。夫子还是那个游山玩水的夫子,只是夫子实力更强,可以正面跟昊天打个五五开。

这些猜想都是在知守观看天书时产生的,而在离开西陵,找到夫子,跟夫子待了一段时间后,才证实了这个猜想,虽然夫子身上的人道气息增长的很缓慢,但是确实是在不断的增长,他回来前透露的世界景象,周易已经从夫子眼神深处看出来,夫子已经心动了。

夫子活得太久,久到夫子都不记得活了多久,夫子很高,比二层楼还要高的多的多。

周易想到未来桑桑与夫子比谁先等天,要是桑桑先,昊天实力就会大增,夫子那时应该还没有成为真正的人道,所以还无法正面战胜昊天,所以在后面不得不化月,阻拦昊天发动永夜。

估计桑桑和夫子比谁先登天,地道也在暗地里出手了,在将夜世界原以为没有地道啥事儿了,可是看着夫子身上的人道气息,周易不信将夜世界的地道不搞事,可是他都把人间所有修行者都找了个边,就是没有找到身上拥有地道法则的人。

还在南海上飘着的陈某、南晋剑阁柳白、烂柯棋盘里的‘佛祖’、包括陈皮皮他可都到找过,周易还在南海上跟知守观观主陈某论了好几天的道(别误会就是像辩难那样的论道),可是就是没有什么发现。

现在才回过味儿来,想着将来登天时,桑桑明明比夫子快,凭天道所占世界法则权柄,不应该是还没成为人道的夫子后来居上啊?应该是地道出手了,在暗地里推了一把夫子,还拉扯了一下桑桑,结果导致夫子后来居上,还把桑桑给永远留在了人间。

那在未来夫子战天的战场上肯定有一个人是作为媒介的,这个媒介可以让地道出手,还不被昊天察觉,这个人该不会是…

“嘶,不会是那个缺心眼的吧?”周易想到了那个和桑桑关系匪浅,还不会被桑桑提防的人:宁缺。

宁缺是穿越者,这已经知道了,按理说凭周易的身份穿过去没被将夜世界发现,没理由啊?世界意识本尊在沉睡,天道昊天也在沉睡,人道注意力在夫子身上,那地道呢?也睡着了?那将夜世界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现在也就一个解释:宁缺穿越到将夜世界时,已经被天、地、人三道发现了,天道昊天通过西陵光明大神官卫光明去杀宁缺,并且借机让分身桑桑下去找人道的‘棋子’夫子;而夫子在人道引导下选择了生而知之者的宁缺做未来的第十三个弟子,并且知道了有危险靠近,得躲;那地道呢?地道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吧?

现在想来,地道是已经早把宝压宁缺身上了,在夫子登天时借由宁缺的身体,暗地里推了一把,这也就解释的通,他在书院旧书楼看着地上的血迹,为什么觉得有很奇怪的感觉,穿越者不一定都是世界的气运之子,那必须要是世界认可的情况下,把属于世界的气运转移到穿越者身上,那穿越者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的气运之子。

将夜世界气运总的分成三等份,桑桑属于天道的一份,夫子属于人道的一份,宁缺属于地道的一份;其他剩下了就被分给了其他成名者。

那下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92069_2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