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进京和满清入关只是结果并非原因……”范教授道,
“我觉得啊,主要还是重文轻武导致的,自土木堡之变后,勋贵和武人地位一落千丈,再到万历三大征之后,更自废武功,军队糜烂,各地卫所形同虚设,边军养寇自重军阀化才是明朝灭亡的根源!有强有力的武装力量,无论是满清还是李自成这帮子流寇就都不在话下了!”说话的是坐陪的凤阳皇陵办公室副主任,三十多岁,陆军某部退伍兵出身,身材魁梧腰板总是挺得溜直的,
“历来打仗打的是后勤和钱粮,没钱怎么强军?”同桌甲道,
“大明没钱吗?李自成进京,光是抄那些皇亲国戚和官员的家,单一个刘宗敏就抄了七千万两白银!那还是北京一地,当时最有钱的可都在江南呢!”同桌乙插话,
“要是没有努尔哈赤的满清鞑子的牵扯,我大明至少还能延续个百十来年!只要挺过了小冰河期,后面满清的康乾盛世怎么来的?还不是占了小冰河时期过去后风调雨顺的便宜。”福王一脉愤愤不平道,
“满清鞑子占了中华之地,大肆屠杀汉人,外加瘟疫灾祸,全国人口锐减,这也是所谓康乾盛世的丑恶前提之一,”同桌丙补枪,满桌子的朱明后嗣一提起满清来难免有些不屑一顾,
张永乐没有参与他们的热烈辩论,只是一边胡吃海塞一边消极围观。他倒觉得所有人说的都有道理,朱明之灭亡本身就是诸多不利因素集合在一起,造成最后的大厦倾倒灰飞烟灭。
虽然内心深处,张永乐觉得到了明末已是积重难返,完全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但私下里他还是认定,最主要的两条,就是国家财政的事实破产和政府职能的管控彻底失效而导致的,无论是满清的崛起、流寇作乱,或者党争什么的政治混乱最后都要归结到这两条,就好像人遇到小病可以慢慢治,但急病和绝症就只能睁着眼睛等死了。
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还出国留学,他心下的大汉民族主义思想和年轻时的热血早就逐渐变淡了,变得相对冷静和包容。
“明朝还是亡于自身,这是铁的事实,据史料记载,至少后金在没被吴三桂引入山海关前,是没想过靠着几十万放牧渔猎为主的满人,占领并统治幅员辽阔人口上亿的朱明王朝!其实还有一个观点我刚才没说,那就是明朝的宗亲勋贵圈养制度和官员的低俸禄制度也是明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范教授针锋相对又补充了句,
“宗亲和勋贵不事生产,却占据大量资源田地和财富,万历皇帝让福王,也就是你家老祖就藩,光土地就赐了四万多倾,另有盐引和财物无数,河南一省的土地都不够分,竟然把临近省的地给分封了不少,这才一个福王!别的藩王宗亲和勋贵呢?明亡之前,光在册的朱氏宗亲就有接近两百万人之多的说法,每年宗室支持占国家总财政支出的一半还多!”
“哼,真正明史早就被满清鞑子在入关之后烧个精光,现在的明史绝大部分都是满清鞑子和汉奸文人写的,当然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了!”福王一脉到底年轻沉不住气,当即反唇相讥,
“你说对了!历史从来都是战胜者书写的!”范教授回击道,“另外,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满族人也是中国人,拜托你们不要一口一个满清鞑子,不好意思,本人恰好就是满族!我的祖先正是清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
范教授最后的话音一落,整个酒桌的气氛立刻陷入尴尬,所有的讨论也就此戛然而止。张永乐隐约听到那位福王后裔以极小的声音嘀咕了句,屁的满族,明明是大汉奸!
餐后,见离预定的时间尚早,张永乐也跟着大伙一起去了组委会安排的客房休息。
本就有午睡习惯,加上这两天在凤阳也折腾得乏了,他躺在床上没多久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只是他做了个无比奇怪的梦,在梦里,他朦朦胧胧似乎飞天在上,以上苍视角俯瞰着战火纷飞、血流漂杵的万里山河,浮光掠影……金戈铁马中,许多人倒下了,许多古朴庄严的建筑和图腾熊熊燃烧的大火中轰然坍塌,光影随即加速一闪而逝。
再然后就变成了一幕幕残垣断壁、枯树昏鸦的末世场景。
徒然间,所有的一切都好似破碎的玻璃镜子般,支离破碎消散无踪,张永乐自己却跪在了之前广场上那座太祖元幛雕像前。
只是雕像已被已团闪烁着耀眼白光的光团包裹围绕,光彩刺目令人无法直视,更有宛若洪钟大吕般震耳欲聋的声音轰地传了过来。
“吾之不肖子孙,代吾乾坤重归,挽狂澜于即倒,再续我大明国柞百年……云锁高峰水自流,切记。”
在梦里,张永乐震惊异常,几次想开口说话,却是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只过得片刻,所有一切消散,他也从梦境中缓缓醒来,却发觉自己已经不在之前所在的客房,而是来到了一处陌生而又幽暗的古旧房舍中,紧接着,脑袋猛地一阵刺痛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6378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