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55凤凰涅槃

第六十章 北行纪(12)魁字营(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霍邱县城。

抵达这里之前,陈玉成依然采取了昼伏夜出的策略。

这个策略的好处是,由于淮河两岸几乎都是大平原,道路既宽阔又好辨识,晚上行军十分方便。

当然了,晚上时既能瞒过敌人,又能瞒过自己人。

后者尤为重要。

他虽然是穿越者,又曾经在蕲州进行过大练兵,但他不可能保证没有掉队、故意脱离部队者,也不能保证一场遭遇战后被俘的士兵会宁死不屈保守己方的秘密。

以拜上帝教的信仰很难做到这一点,他的部队除了老兵,还有大量的从湖南、湖北招募的新兵,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饥寒交迫实在活不下去才加入太平军,你让这些人能够做到宁死不屈是很难的。

故此,进入兵力最为强大的袁甲三地盘时,他必须小心行事,虽然此时的袁甲三部还没有正式称呼“淮军”,但基本上具备了后来淮军雏形的部队战斗力还在初出茅庐的湘军之上。

当然了,淮军完全成型还得等到李鸿章时代。

初出茅庐湘军的装备就已经盖过太平军了,就能以一敌三、敌四了,何况此时已经大量装备了新式火器的淮军?

他不得不小心从事。

提前出发,几乎以潜行的姿态前进,直到抵达寿州附近才以清军面目出现的的陈聚成部更是如此,剩下三个师虽然没有陈聚成部那么隐秘,但在出发时也分作了三部,每一部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小时路程左右。

为了隐藏行踪,他甚至严令部队的目标只能掌握在师帅手里,不得随意泄露,否则以通敌论。

按照田芳的密报,在颍州府的袁甲三部嫡系部队有五千人,其中一千是骑兵、四千是步兵,由于大量步兵都配备了前装米尼枪,若是按照一千人为一营前进的话,除非遭遇大队骑兵,那么他们只要摆出多段击阵列,在这一望无垠的江淮大平原上几乎是无敌的。

米尼枪的射程可达三百米,再是厉害的部队,也需要冲过这段距离才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被射程既远,准心又极佳(因为是线膛枪)的火枪击倒了。

一千人的火枪队,你从任何方向过来都不行。

当然了,就算袁甲三有徽商的支持,也不可能让四千人全部配备米尼枪,但也装备了一半,那就是两千人,可以分作四队或单独作战,或与长枪兵、刀盾兵配合作战。

米尼枪的弹药是一体的,虽然底火是用纸壳包住的,但依旧能在小的雨势和雪势中完成击发,此时的纸壳米尼弹已经考虑到了环境因素,是用浸过油的硬纸壳制作的,虽然不能完全防水,但显然比燧发枪、火绳枪强得多。

燧发枪、火绳枪除了不能防雨、防雪,风势较大的时候,敞开在外面的引药显然也会霎时随风飘扬起来,更不用说雨大、雪大的时候了,那就完全不能用了。

这也是为何上次在蕲州邀战时他在陈得才与敌人拼个全军覆没后并没有责怪他的缘故。

得知淮军的武备更强后,更需要小心翼翼。

当然了,如同蕲州之战他最在意那五百杆新式火枪外,抵达光州境内,从田芳嘴里得知了袁甲三的武备后,他更是垂涎三尺了。

在得知寿州城还有一百洋鬼子后,他更坚信那里还有更好的火枪。

想要在北方大平原上顺利迎回林凤祥等,一腔热血自然重要,更好的武备更为重要,想想没多久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城的模样就知道了。

故此,当三支部队全部抵近到霍邱县城附近后,三方都不知晓另外两方的具体布防位置,除非是遇到极为紧急的情况需要转移或者支援时才会临时知道。

当然了,敌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利用潜进来的密探对己方的营垒侦查后作出合适的判断,不过,这也为陈玉成的布置创造了机会。

他实际上的布置是:

自己带着亲卫旅进驻县城;

李四福部布置在三河尖一线,该部显然是明面上的,他让李四福抵达后也不要特意隐藏行踪。

刘昌林、梁成富分别布置在县城东西两侧的密林中,让敌人摸不着头脑,同时他在县城最南侧的马店镇完善防御设施,并让梁成富部一开始在白天在那里亮出旗帜,晚上却依旧回到县城西侧的密林中隐藏。

至于马店镇,实际上只是从刘、梁、李三部中各抽调了一百多人,凑成了一个旅约莫五百人的部队在镇守,但还是打着梁成富的旗号而已。

从抓获的袁甲三部侦骑的供述中,他已经知道秦定三北上了,也承诺在几日内赶到,但陈玉成显然是知道的,清军一旦出动,就必须携带民夫和粮草辎重,他们的速度显然快不起来。

承诺三日之内赶到的,若是能在五日内抵达那就是精锐部队,能在十日内赶到的,也属于可以戴罪立功的行列。

这些情况,虽然才十七岁,但接触到大量的清军高官俘虏后的陈玉成门清。

秦定三虽然是骁将,但由于辎重队伍的存在,他也不能免俗,若是自己轻装前进,一旦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63760_6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