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55凤凰涅槃

第五十四章 北行纪(6)正阳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霍邱县城,如袁甲三所料,陈玉成顺利攻占了此城。

田芳留下的所谓“五百团练”,实际上只有两百多人,这厮显然正在吃空饷,大军一到,留守团练立即献城投降了。

留守将领是田芳鹰爪门的弟子,多半之前田芳对他有过叮嘱,当然了,他与太平军暗中沟通的事情是不会向他说的,无非是“若是骤然遇到大股敌人,莫要硬拼”云云。

有了田芳这句话,此人自然乐得投降,他显然也是从九资寨跑出来的田芳心腹之一。

夤夜,夜风正紧,寒彻心扉。

陈玉成穿着一件太平军的红色冬衣肃立在后院中一动不动。

就在刚才,他在脑海里将所有事情、逻辑全部过了一遍,连细微的部分也没放过,寒冷让人不适,但也能让人冷静。

实际上,他毁掉霍邱县附近以及以西的浮桥,除了袁甲三揣测的,也有不让霍邱县留守军队不能四散奔逃的意图。

对于袁甲三他十分清楚,此人以剿捻起家,原本驻扎在凤阳,太平军先后三次大举北进时他便将大本营搬到了有淮河、肥水和八公山依托的寿州城,并将那里打造的异常牢靠。

丁汝昌又从田芳嘴里得知了寿州城时下真实的防御情况。

得知陈玉成北上后,清廷一致判断他们是准备北上救援林凤祥所部的,而且多半会避开兵强马壮的袁甲三部,连一开始袁甲三也是这么认为的,由于四周的捻军都暂时处于蛰伏状态,他西进后再在寿州城留下大量精锐就不必要了。

不过那里还有五百团练和一百洋枪兵,就是英国军火商亚当斯给他带来的军事教官,当然了,所谓的教官也都是一些熟悉火枪和时下欧洲战法的退伍老兵,他们来到远东不是为了打仗的,而是为了贩卖军火、棉布和鸦片的。

袁甲三很幸运,或许比曾国藩还幸运,虽然他不是安徽人,但自从来到安徽后,由于战功赫赫,立时就受到了大量徽商的捐助,他在安徽的这几年,实际上并不需要朝廷供给半分钱粮,徽商为他的捐助就能养活他们好几年。

不但如此,他还有余力向英国人大量购买洋枪洋炮,当然了,除了利润惊人的洋枪洋炮,亚当斯显然并不会止步于此,他还与袁甲三达成了独家在安徽省贩卖鸦片的秘密协议。

这才是袁甲三刚刚进入安徽不久就屡立功勋的主要原因,否则光凭着洋枪洋炮的利润,亚当斯才不愿意还为他培训军队呢。

袁甲三离开寿州后,部属家眷、预备的洋枪洋炮全部留在那里,他是安徽布政使,由于省城庐州已经落入太平军手里,他自然将布政使衙门、帮办团练大臣衙门全部设在这里。

于是,供应整个安徽省的粮草辎重饷银也全部放在这里,袁甲三是江南道监察御史出身,对于这一带并不陌生,他本就是兵科给事中,熟悉兵事,甫一见到寿州城这样依山傍水的地方自然不会错过。

为了阻击太平军,这几年他已经将寿州城打造成了一个牢固的军事基地,八公山、淮河、肥水都被他充分利用起来了,如果他的主力还在,这里完全称得上固若金汤。

可这一次他的主力却不在了。

但是,虽然田芳只是说寿州成有五百团练和一百洋人,但当陈玉成得知这五百团练的练总是谁时,便有些不淡定了。

寿州城的练总是一对兄弟,练总叫周盛波,副练总叫周盛传,眼下自然是籍籍无名,但在后世那可是鼎鼎有名啊,他们就是创立了淮军“盛字营”的两位创始人。

周家在庐州附近也是富裕人家,拥有自己的田庄和别墅,受到了当地某人的觊觎,太平军兴起时此人趁乱进攻周庄,周氏兄弟杀出重围,最后也开始兴办团练,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六个兄弟有四人战死,只剩下这两兄弟。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江淮一带的民风何其剽悍,前有刘铭传击杀豪强,后有周氏兄弟杀出重围,能成名者显然都是不凡之辈。

这两兄弟能够活下来,自然与其骁勇和智谋分不开,比较起来,周盛波骁勇善战,周盛传则精于练兵和智谋。

当袁甲三来到安徽时,当即就看上了这两兄弟,不但将其纳入淮军,还倚为心腹,在袁甲三看来,一个骁勇,一个智谋出众,还有大量的洋枪洋炮,最近的敌人都在几百里开外,妥妥的固若金汤。

陈玉成看中的显然是寿州城的洋枪洋炮,虽然颍州府的袁甲三手里有,但那需要通过打仗血拼得来,而寿州城的备用洋枪洋炮就不同了,只要占据此城就唾手可得!

但是,周氏兄弟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没有那么好相与的。

“由于大军撤离,他们只在城中驻军,八公山、淮河、肥水各据点的驻军都调走了”

“袁甲三手下有一支内河水师,负责从寿州向皖西转运粮草,时下淮河、肥水河面只有并未连接在一起的薄薄一层浮冰,依旧可以行船”

“原本水师在三河尖也有驻扎的,得知贵军到来后,袁甲三便将水师放到了下游的正阳关与寿州之间,抵达正阳关后,船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63760_5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