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的晚上,陈承镕突然来了。
陈玉成也是有些明白了,“时下我军虽然在田家镇到天京一带还有不少水师船只,但清妖的水师还是大致占优的,他想来到这里,必须先悄然在安庆附近渡过大江,然后进抵安庆,再从陆路进抵蕲州”
“时下湘军主力汇聚在九江附近,虽然不时也有战船开到下游,但数量不可能太多,他还是有机会抵达安庆的”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杨秀清竟然同意了他的方略,还许下了只要他接触到林、李两部,就算没有成功,也能封一个天候的爵位,若是能将三成以上的人马平安带回江南,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王爵,杨秀清再是跋扈,也需要同洪秀全商议,这么说洪秀全显然也知道了此事。
洪秀全之所以这么做,显然也是有原因的。
“丕娘,我见过天王后,除了说到你北上一事,还提到了你的婚姻,天王许诺,若是你成功将部队带回来,就将天娇嫁给你”
陈玉成说道:“那东王呢?”
陈承镕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景象,“你想要平安将人马带回来岂是易事?以我估计,最少也要花费一年时间,届时再禀报东王,你立下了如此大功,没准还会凌驾于我的头上,东王届时也是无可奈何”
陈玉成顿时意识到此人已经开始在筹划一件大事了。
“时下我军四处受制,掌握的土地只是星散狭小的范围,形势岌岌可危,他却还在想着这样的事情,难怪天国最终落败了,唉”
不过,随着他的再次出现,陈玉成终于想到了阻止天京事变的一个有效办法。
“丕娘,你部北上后,就由韦国宗接替你镇守蕲州,我与东王商议过了,蕲州,位置太过重要,你又在这里声名赫赫,韦国宗接替你后依旧打着你的旗号......”
“那韦国宗愿意吗?”
“有东王诏旨在,不怕他不同意......”
“不,叔父,还是让其打出自己的旗号吧,韦国宗也是我国战功赫赫的名将,翼王又开始主持大局,这里不会有事的,若是因此在我与韦国宗之间造成不快,进而对我军战事带来不利那就得不偿失了”
“也罢,就依你”
陈承镕果然没有带来大量的冬衣,不过却给他带来了三百杆新式米尼枪,这倒是意外之喜。
“这是参与天国的英国传教士肯能从苏州买的,可是花费了不少钱财,一共只买了五百杆,东王一下给你拨了三百,可见对你的器重”
肯能,就是凯恩,那位后来透露了天京事变详情的爱尔兰传教士,陈玉成自然知晓,听到这个名字后他更加坚定了若是顺利将林凤祥部带回来,就立即着手阻止事变发生有关事宜的心思。
陈玉成想到了一事,“东王这么容易就同意了我的建议,多半另有原因”
果然,只听陈承镕说道:“东王已经将豫王胡以晃调到了安庆,由翼王统一指挥,时下整个庐州附近的防务都是由李秀成负责,你果然没看错,李秀成相当了得,不但击退了进攻桐城的清妖,还带领亲信顺利进入庐州”
...
晚上,没等陈承镕离开,陈玉成便带着亲卫旅以及所有骑兵、近两千匹马匹离开了。
若是在白日里行军,终究会被清军探查到,故此,他们全部穿着清军服饰在晚上秘密开出了城池。
与此同时,刘昌林带着前军开进了大别山。
陈承镕准备就待在蕲州,一来准备殿右三十检点与韦志俊部的换防事宜,二来嘛,显然想在蕲州观察观察一下陈玉成到底能不能成功夺得冬衣。
陈承镕以前也曾带兵打仗,也知晓湖北江汉平原一带的地理形制,得知陈玉成准备以新练的马队前往汉阳时这心里不禁打起鼓来。
“鄂东一带,河网、湖网密布,险要处虽然都有桥梁,但我军上次从武昌撤退后为了阻遏清妖,将所有的桥梁都毁了,后来经过蕲州之战后,丕娘打出了名声,清妖生怕其从东而来向西进攻,便也没有修复桥梁”
“丕娘只带了一个五百人的亲卫旅,余下都是马队,还是刚刚摸了马屁股没有多久的马队,想要顺利进抵到汉阳城下谈何容易?”
这一节陈玉成显然早就想到了,鄂东一带,去年他就带人攻打过,对于路径也不陌生,不过想要顺利向西,若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话,他就等着被敌人歼灭吧。
他之所以带上亲卫旅,那是因为他在最近两个月里除了让亲卫旅将士都学会了骑马,还让其成为了一支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工兵部队。
这一次,他让匠户营秘密赶制了一些羊皮、牛皮筏子,并携带了一些木板,就是准备用来搭建浮桥的,全部由亲卫旅携带,多余的马匹也是由他们看护的。
如此多的马匹,如果只有少量的人看护显然是不行,但若是由一个旅五百余人的人马看护那就毫无问题了。
无非是一人多看护一匹马而已,虽然都是不久才学会骑马的步兵,但终究是与马匹在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63760_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