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55凤凰涅槃

第十五章 秋风萧瑟大别山(9)虎跳..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秋风萧瑟,秋雨连绵。

戴着高高避雷针的铁盔,一身镶黄服色布面甲,腰悬马刀,左挎弓箭,今年三十五岁的满洲镶红旗副都统贵陞有些哆哆嗦嗦。

一场秋雨一场寒,何况高山呼?

虽然只是毛毛雨,贵陞的布面甲下还有一层棉衣、一层绸衣,但罗衾都难耐五更寒,况高山秋雨身负铁甲?

贵陞曾经败于陈玉成之手,能够按照后者的想法如约前来,除了皇帝、钦差大臣的命令,自然还有一雪前耻的因素。

太平天国时期,由于战败者实在太多,皇帝也是罚无可罚,除非是极少数确实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败绩的,大多数人都采取了戴罪立功的处置,贵陞也是其中之一。

戴罪立功后,一旦获得胜利,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也会当即复起,如果是满人,那么还极有可能升迁。

何况他的敌人陈玉成手下只有五六百人?

这也是贵陞接到命令后只是略一踌躇便立即出发的原因。

按照他与官文、扎拉芬等人的合计,他们显然认为陈玉成是准备去营救被困在天堂寨的捻军去的,为了不大张旗鼓吸引清军的主意,这才只带了五六百人。

此时的捻军在袁甲三的打击下开始了第一个低潮期,捻众星散于各处险山要隘中,就算没有陈玉成的援助,张宗禹他们也能顺利突围,当然了,他们肯定要舍弃战马。

真实历史上的张宗禹却是向东面庐州的胡以晃求援的,自然被胡以晃拒绝了,由于陈玉成的醒觉,并向北面派出了程学启、丁汝昌两路哨探,这才让历史发生了偏转。

哆嗦中,他身边的亲卫提醒道:“主子,前面不远处就是虎跳涧了,那里的道路收窄为六尺左右,有些地方只有三尺许,若是马受惊了立时就有性命之忧,不如下马步行吧”

贵陞这才中哆嗦中挣扎出来,他用右手搭起凉棚向四周瞧了瞧,虽然烟雨朦胧,但不远处一条弥漫着雾气的深涧还是若隐若现,他心里不禁一凛。

便道:“李同知的人有没有按照之前的命令前往探查?”

亲卫答道:“李同知出身湘军,又是大儒罗泽南的亲传弟子,为人十分机警,安排的任务是不会错过的,他们肯定上山去瞧了,时下并没有什么动静传来”

贵陞想了想,便道:“也罢,既然上去了,通知本部人马,嗯,让李同知的三百湘勇也一同停下来,等待探查清楚后再前进,至于黄州团练则不用不理会这些继续前进”

...

虎跳涧北侧西端,一个穿着同知官袍、三十左右的瘦小汉子竟然亲自带着十余人从缓坡处上了山,然后他一挥手,顿时几个人便向山上走去,其余之人则跟着他沿着悬崖之上的缓坡一路探查而去。

走了大约小半个时辰,这段悬崖之上大约一里的山体才探查了一半,见并无任何动静,此人便停了下来,又站在一块兀立在悬崖尽头的大石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一番。

此时,毛毛雨下个不停,更兼山雾弥漫,四周都是朦胧一片,并无任何动静。

此人暗忖:“虽然没有埋伏,但这里也静的太奇怪了”

便停下来继续等着,半晌,头先向山上远处探查的几个人也回来了。

“大人,并无异样”

此人直直地盯着那些人,“你等可探查清楚了?除了没有埋伏迹象,像足迹、长毛贼遗留物品也一一查清楚了?”

那些人心里自然不服气,“我等才几个人,偌大一片山体如何查的清楚?”

嘴上却不敢要强,都弯腰施礼道:“回禀大人,我们人手有限,只能朝着最有可能埋伏的地方探查了,那里既无伏兵,也无长毛贼遗留的痕迹和物品......”

“大人!”

正说着,文官身边一人突然叫了起来。

文官朝着地上一看,只见灌木丛中有一只草鞋,心中一动,赶紧不嫌污绰拾了起来。

只见那只草鞋占满了污泥和山中的苔藓,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草鞋上并无甚气味,草鞋也不是新打的,而是穿了许久。

一人说道:“大人,虽然长毛贼很多都是穿草鞋的,但这山中的百姓也有不少也是如此穿着,何况长毛贼的草鞋试样与本地人不同,本地人的草鞋前面有三根草带,而长毛贼只在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有一根粗大的草带”

“当地人穿草鞋时有三根草带夹在脚趾之间,而两广一带的发匪多半是只在第一趾与第二趾之间夹着,此物显然是当地人的”

文官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又在山上盘桓了一阵,这次向山下走去,走到半途时突然回过头来喊了一声。

“发匪,本官瞧见你了,还不出来!”

他周围的人赶紧将他围在中间拿着刀枪严阵以待,不过半晌也没有动静,文官这才笑道:“这是我恩师罗泽南教授给我等的法子,发匪从广西千里迢迢来此,肯定都是极为凶残狡猾之辈,岂能等闲视之”

说着便带头下山去了,来到山下道路后,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363760_1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