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教授还想多说几句的时候。
梁安娜直接伸出自己的手,这是指着旁边的指示牌上。
“可教授你看风洞实验室上面的显示屏上就是这么显示的,我可不是空口无凭……”
魏教授见到梁安娜脸上的神色,顿时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就是往旁边的风洞实验室的显示屏上看了过去。
魏教授在平底儿后的近视镜后面刚看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顿时就是一愣。
只见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待测的飞行器。
最大起飞重量分别加载了5吨10吨和15吨……
可最为关键的是魏教授眯着眼睛往显示屏下面的字体看过去。
越看到后面他越是心惊。
只见在显示屏上显示着刚刚待测的飞行器,不但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5吨,10吨15吨。
而且飞行离地面的高度非常的平稳。
简直可以用稳如泰山来形容。
最大的起飞距离达到了15米。
可魏教授却知道这个15米肯定不是这个待测的飞行器最大的起飞高度。
因为他们这个风动实验室天花板的高度就是15米。
这也就意味着刚才显示屏上显示的这个测试的飞行器已经达到了风动实验室最大的限高高度。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测试的飞行器在5吨10吨和15吨起飞重量的情况下,15米的高度在空中的飞行姿态非常的平稳。
上面显示这个飞行器,就算是在15吨最大起飞重量的情况下空中的位移也是可以控制在5厘米左右。
一个飞行器在空中上下左右的震动幅度控制在5厘米,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数据。
就算是最顶级的阿帕奇直升机都没有办法控制在这么精准的范围之内。
风动实验室由于显示屏的大小受到限制,所以它的信息是滚动的。
尤其是当当这一面信息刷新,然后滚动到下一个显示页面的时候,看到后面,魏教授顿时狠狠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因为他赫然发现这个带色的飞行器不但是在无风的环境下达到起飞15米的高度。
起飞重量分别达到5吨,10吨和15吨后面居然还直接加载了风速和风压测试。
分别从一级风一直加到12级,超级台风。
12级超级台风,实际上就是,魏教授他们平时称呼的风动实验室的严酷测试模式。
也被他们称作龙卷风模式。
可让魏教授和他下面的研究员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测试那个飞行器居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5吨。
而且起飞高度15米的情况下,在空中的位移居然依然可以控制在10厘米左右。
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魏教授声调都是高了几度对着一名自己手下的研究员道:
“立刻去风动实验室总控室,调一下记录,刚刚这到底是谁的测试记录?”
此时,魏教授脑海当中有无数个念头。
很明显在显示屏上的测试数据根本就不是他手下的这些团队所研发的这个垂直起降升力风扇的测试数据。
因为刚刚他们根本就没有加在风洞实验。
没有风动实验的情况下,传感器根本无法采集到他们这台升力风扇的测试数据。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显示屏上的数据是上一个团队所测试的数据的结果。
而对方大概不了解风动实验室的一些操作,还没有来得及将他的测试结果进行清除掉。
“难道说是沈飞那边团队,已经在做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升力风扇部分了?可这怎么可能,总参那边备案的沈飞并没有这样的项目……”
魏教授心思电转之间。
程飞所只有他这一个团队在紧急的公关和储备垂直起降的相关的技术。
毕竟这种技术对于当今的龙国来讲不是必须的。
相比起第5代战斗机和第6代航空发动机,垂直起降技术可以说优先级非常低。
整个龙国总参那边应该只是让他们一个团队去做这样的储备技术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拉上沈飞一起做。
那样的话只能说是科研资源的浪费。
可沈飞没有做,而航天大学又是一个小型的风洞实验室。
别说是第5代战斗机了。
就算是第3代战斗机在这样的航天大学的小型风动实验室,都无法施展开来。
而且第3代战斗机也根本没有垂直起降功能。
大号的直升机在这样的风动实验室都没有办法成功的起飞。
空间太小。
那么唯一的解释,这极有可能是某个四轴飞行器测出来的数据。
可不管是民用版本还是军用版本的四轴飞行器,这玩意儿最大的起飞重量也就是100斤不到。
那显示屏上可是明明显显的显示着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5吨。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54048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