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最后的一趟公交车之上下了车,朱争流看到了自己母亲的种植场。
种植厂的规模很大。
其位置在公路的一旁。
朱争流轻车熟路的走进了种植场之内。
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基本上都认识他,知道他是自家老板的儿子。
因此也没有对他阻拦,反而是和他打着招呼。
朱争流一一笑着应对了。
此时恰好是差不多临近下午的时间,如今这个季节也恰好是收割的季节……
种植场内朱争流等母亲还有众多的工人都在进行收割。
如今现代国内大型的农作物种植与收割,全部都已经进行了机械化。
种植收割机械化一条龙服务。
可以说得上是方便的很。
因此虽然种植场的规模很大,但是实际上收割也不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
基本上全部都是靠机械收割。
进入种植场之后,映入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水稻。
各个地方的环境条件不同,收割水稻的时间也不怎么一致。
如今正值八九月份,朱争流母亲的种植场的位置于长江上游。
恰好是收割水稻的时节。
这个种植场之内种植的也不仅仅只有水稻,还有其他众多的农作物。
不过白玄夜进来的位置恰好是种植水稻的地方。
因此抬眼望去尽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恰逢此时风微微的吹起,一望无际的稻田,浪涛滚滚一片金黄,就如同金色的海洋一样,随风波动……
就仿佛是稻田本身,也在欢庆着丰收的喜悦一样。
现代化大规模种植的农场,除了遇上一些十分极端的天气之外,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能够丰收的!
因此这些稻田的长势十分之好。
朱争流看到面前的这一幕,心中略微的沉思。
他又想起了大明。
在大明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大明的百姓吃饱饭,朱争流做过了不少的实验。
除了去寻找番薯和土豆之外,朱争流自身也在稻田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
提起水稻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袁爷爷所发明的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亩产量高达千斤。
杂交水稻的发明不仅仅解决了全国的粮食问题,甚至解决了全球的粮食问题。
穿越到大明之后,朱争流也想过试着把杂交水稻给搞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失败了。
因为他对于这东西也不怎么了解,知道一些东西,但是也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搞出来杂交水稻。
不过在后来有了封地之后,朱争流找了一批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老农。
然后给他们提供方向,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方向自己在田里面鼓捣。
还真别说,鼓捣出了一些东西……
在优胜劣汰的淘汰之下,朱争流成功弄出了一种新的水稻。
这种水稻在亩产量上面和占城稻差不多。
但是对于环境的要求却大大的降低了,可以在更多的地方种植。
算是适应性更强版本的占城稻!
“要是大明也能够有着杂交水稻就好了,那样的话大明的百姓就能吃得好一点……”
“杂交水稻大体的原理我已经传授给鲁长恭了,如今我不在了……不知道他能不能研制出更好的水稻!”
朱争流不由得有些感慨。
他在明朝的时候是很想把杂交水稻给搞出来的。
不过奈何水平有限,再加上时间也不够……
最终也只搞出来了一个改良版的占城稻。
不过他把原理已经告诉了自己手下的人鲁长恭。
鲁长恭在历史之上并不算什么出名的人物。
但是他的父亲却很出名。
他的父亲叫做鲁明善,曾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著名农学家,在农学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并且还编写《农桑衣食撮要》。
来指导百姓如何去根植农作物等等。
他写的这本书也十分受到朱元璋的重视。
朱元璋开国之后,更是将这本书传遍天下,交给大明的百姓们……
以此来迅速恢复大明的农业发展。
鲁长恭虽然不及他的父亲有那么大的名声,也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
但是有那么一个爹,他自己好歹也是精通农业的。
朱争流找遍了整个大明也就找到这么一个能够称得上农学大家的人。
可惜的是他爹鲁明善在大明开国之期就已经去世了。
总的来说的话,把培养杂交水稻的任务交给鲁长恭也算得上是专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323200_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