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臣录:朕的身边都是穿越者

大明逆臣录:朕的身边都是穿越者

大明逆臣录:朕的身边都是穿越者

作者:礁石大人

分类:历史

状态:已完成

更新:2023-05-30 09:10:21

最新:第九十章 大明国祚超千年(全书完)

开始阅读 章节目录
小说简介

大明开国皇帝建国时被国祚系统绑定,朱元璋参照前朝和不停出现在身边的穿越者之言,调整着大明这艘航船的方向,想要让大明的国祚更长,更久。

可是这一路上困难重重,不时有穿越者或者本土势力捣乱,沈万三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案,刘伯温之死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都有穿越者的身影。

大明的富强不是需要玻璃,玉米,飞卢等,那些写这种东西的作者,你们请不要再抄袭别人了好吗?

大明的富强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才。

朱元璋需要精通造船的人,他能带领士兵登陆日本,殖民那里消除倭患。

大船能让藩王们殖民东亚诸岛,北美洲,澳大利亚……

他需要的是会炼制钢铁的人,铸造大炮,枪械,让一个城管出生..

标签:国祚 大明

更多人喜欢:55小说网 飞卢小说 txt之梦电子书 饭饭TXT论坛 天天评书网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大明逆臣录:朕的身边都是穿越者最新12章节更新中…
第三十一章 黎嘉的决心章节试读:

自我反省是一个开国帝王具备的基本素质,朱元璋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可是眼下已成事实,该如何是好?

老朱拿不定主意,准备听听穿越者小杨的意见,他等不及第二天,不顾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叫来锦衣卫,吩咐他们让小杨速来觐见。

没想到,小杨人还没来,大将军徐达的使者已经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徐达,没了。

朱元璋悲痛欲绝。

国祚系统:检测到徐达已死亡,大明国祚169年。

朱元璋看到了赶来的小杨,却已经没有心情问他任何事情。

小杨也很懂事,他躬身拜下,道:“陛下,不如先从徐达大人开始讲起?”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知道了。

小杨回去准备,可是还未准备好,又一件事情发生了。

上回说到,刘俊甫请求皇帝陛下的粮草支援。

朱元璋批准了,着毛骧去户部调集粮草。

没想到这一调集,就出了问题,锦衣卫举报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盗卖官粮。

这就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其涉案金额巨大,牵涉官员之广令人咋舌,朱元璋令审刑司吴庸拷讯。

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

总计一共损失精粮两千四百万担,“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史称“郭桓案”。

最后,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并称折算赃粮实有两千四百多万石,“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而这一起案件的发生,更是坚定了朱元璋改变自己的控御之道。

杨英昌的计划被连夜启动。

结果刚开始就遇到了阻力,本朝的清官良吏基本没有,奉天殿内,老朱小杨两个人大眼瞪小眼,无语凝噎。

杨英昌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您看,这该怎么办?”

朱元璋恼羞成怒,“你问朕,朕问谁?”

“陛下,您不是说还有个叫吴琳的吗?”小杨缩头缩脑。

朱元璋喟然长叹,仰头望天,过了良久,朱元璋叹道:“朕,有些凉薄了啊。”

杨英昌安慰道:“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朕自己知道,说说吧,怎么办?”朱元璋也头疼了,不到三年,连续两场大案爆发,先是胡惟庸,接着是郭桓,大明的读书人已经基本被他屠戮一空了。

“陛下,既然本朝找不到,要不从前朝找找?”杨英昌建议道。

“你有没有想法?说出来听听。”朱元璋道。

“这个可能要请教翰林学士,臣知道的并不多,您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忽然就想起了之前话本案的黎嘉,他现在翰林院修元史。

朱元璋道:“朕想起一人。来人!宣翰林黎嘉觐见。”

黎嘉这几年一直在翰林院熬资历,他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虽然清苦,可是相对于满朝人头滚滚的其他官员,他们翰林院还是很平静的。

朱元璋的召见让他喜上心头,要知道,现在整个朝廷的高官基本都被下狱或者斩杀了。

黎嘉觉得自己简在帝心,机会来了。

没想到,到了奉天殿后,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通过杨英昌的解释,黎嘉才了解到皇帝陛下召见他的原因。

杨英昌想要知道宋朝官员包拯的生平,黎嘉答应帮他搜集资料,两个人就在这种彼此交往中,逐渐地了解了起来。

杨英昌了解了黎嘉之后,改变了原有的主意,他觉得何必跑到宋朝去找寻?

大宋与大明毕竟不同,百姓也没有代入感,眼前的黎嘉就是一个最具争议,也最好的范例啊。

杨英昌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黎嘉说了之后,黎嘉心中有些踌躇,他不确定答应杨英昌是福是祸。

而且他当时与青楼女子私定终身,又抛弃人家确实私德有亏,事情虽然已经平息,但是如今再次提起,自己身败名裂倒是无所谓,如果耽搁了陛下的大事可就万死莫辞了。

黎嘉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杨英昌目光炯炯地盯着他道:“黎兄,陛下给我看过洪武年间的资料,将近九成多的官员都是刚上任时,清廉公正,可是不出三年,他们就一个个地堕落了,贪污腐化,最终被夺官斩首,家人也被牵连。”

“我如果通过舆论将你立为官员的标杆,你能不能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黎嘉待他刚一说完,就要赌天发誓。

杨英昌打断了他,道:“黎兄,你先别急着表态,我这里有一些陛下留给我的奏疏,你不如拿回去看看,真的下定了决心再来找我详谈?”

黎嘉阻止了起身取奏折的杨英昌,他诚恳地道:“杨兄,你且慢。”

杨英昌回头,黎嘉道:“我不用看,这几年朝堂上风云变幻,我早已经看得明白了。”

“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怕我之前的私德有亏害了陛下的大事,我这人不敢多保证什么,但是陛下与我有恩同再造之恩,我想用我的一生,为陛下做些事情。”

“如果杨兄你有把握,我愿意配合你!”

杨英昌肃然而立,道:“黎兄,你可要想好,和光同尘简单,但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清廉公正并且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我与你相识一场,要先与你说明白其中厉害。”

黎嘉道:“我心意已决!”

见到黎嘉态度如此坚决,杨英昌也不是墨迹的人,他来自后世,见识过的事情多了。

不过眼前的翰林官却的确是个异类,他可以说是将朱元璋的话奉为圭臬,朱元璋当时让他给死去的青楼女子一个名分,他就真的给了,如今他家的族谱中,那位姓叶的青楼女子赫然在上。

不仅如此,黎嘉如今已经熬到了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日子过得依然清贫,可是从翰林院了解到,他一直任劳任怨,没有过半分的怨言。

当初胡惟庸拉拢官员的时候,当别人谈论起宋朝的俸禄时,他都是义正词严地斥责,说软弱的宋朝中后期如何能与现如今的大明相比较,想要比,不如再过一百年看看。

来源:http://b.faloo.com/130837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