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旨之事,自然是既庄重又无聊。
宗人府的宗正是太上皇的弟弟,是一个看上去有些和蔼的老人。
当然,这和蔼是不是装的,就不清楚了。
“老夫人身子还硬朗啊。”
接完旨后,老宗正和贾母打招呼道。
贾母满面红光。
“托宗正大人的福,身体还算可以。”
宗正抚须道:“贾家还真是世代有人才啊。
当初代善公,在荣国公身后振起贾家门楣,让其他国公家羡慕无比。
宁国府这边,上一代的贾敷虽然不是代善公那样的人杰,却也将爵位恢复到了一等爵。
没想到其嫡子更是不得了,竟然入了陛下的眼,得封宁候,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
贾母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都是陛下的恩赐以及宗正大人的美言,否则哪里有我贾家的现在,都是皇恩浩荡啊。”
说完,见贾钧将圣旨送到祖祠后已经回来了。
“钧哥儿,快来见过宗正大人。”
“果真是一表人才啊,不输当年的宁荣国公。”
贾钧谦虚了几句,倒是贾母一直和宗正说个不停。
宗正像是想起了什么。
“对了,宗人府的记载中,宁候应该叫做贾珺,为何此番又成了贾钧?”
像这种勋贵的嫡子,一出生就在宗人府的档案中记载了。
现在贾钧得封宁候,更是要在史书上记上一笔,名字记错了可不是小事。
贾钧解释道:“我出生之时,父亲所取的名字的确是贾珺。
后来恩师张天师来访,说我命主金戈,有道家护法真君之命,因此改名为钧,只是没有去宗人府登记更改。
贾钧这名字虽然不符家中规定,但我已经受箓,倒是不妨事。”
宗正颔首道:“原来如此,本王回去后记上就是了。
或许百年之后,你这名字更易之事,还能成为一段佳话。”
“那就多谢宗正大人的吉言了。”
像贾钧封侯之事,可能只是在史书上略略提上一笔。
宗正大人的话,无疑是说贾钧能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完封侯的事情后,宗正的神色一肃,显得十分古板且威严。
“既然封侯之事已经完了,我这里还有一道陛下给贾家的口谕。”
宗正的突然变脸,把贾母差点吓出了个好歹来。
她以为是不是贾家要大祸临头了。
她这样子倒是让宗正有点不会了。
可别把贾家这老太太给吓死了,那他和贾家可就结仇了。
“老太太不要担心,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情。”
宗正脸上的威严冷峻,一下子就吓得收回去了。
贾母重重喘了几口气。
“还请宗正大人告知陛下旨意。”
宗正咳嗽了两句,见贾母轻易不会有什么事。
“陛下有谕:贾氏族人,世受国恩,然族中子弟多有不法,贾珍、贾蓉既违国法,又丧人伦,门下奴仆更有仗势欺人者。
今贾钧得封宁候,为贾氏族长,当管束族人,严惩刁奴,不得有误。”
“臣接旨。”
贾母提着的心算是落下了,但是心中也有些后怕。
要是没有贾钧封侯之事,恐怕贾家就不是这样被轻飘飘的带过了。
看来贾家是出了不少的问题,连皇帝都知道了。
看来钧哥儿之前处理赖二的事做的没错,西府那边也要着手了。
可贾母想来想去,也没想到该由谁来处理西府的那些事。
毕竟贾政就是个道学先生,什么事也干不好。
至于贾赦,要是让他来的话,恐怕他能把贾家的东西都装进他私人的口袋。
凤哥儿虽然不错,但是外面的事情她也不能去处理。
看来还是只能交给钧哥儿了,这也是皇帝口谕的意思,他也是贾家的族长。
宗正带着一行人离开后,贾母仍旧停留在宁国府这边。
“钧哥儿,你已经承爵了,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经是贾家的族长了。
今后贾家的重担,你要挑起来了。
本来珍哥儿还能帮衬着你,可他却和蓉哥儿落得这样个下场。
你那二叔贾敬,当初虽然考上进士,却想着走终南捷径。
当初太上皇崇道,他便去当了道士,倒也被太上皇赏了个三品将军的虚衔。
可后来太上皇又转而一心参悟佛法,他的一腔心思都付之东流了,自己也真的沉迷进炼丹服药的事情里了。”
贾母说的这些事情,贾钧还真不知道。
原来贾敬去修道,还有这么个典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66098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