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这么说了?”朱棣的语气有几分奇怪,让夏原吉根本摸不准朱棣的意思。
“是的,殿下确确实实是这么说的,殿下说前期赚到的钱都是他的经费,后续的管理,才会移交给朝廷,殿下说,这是陛下允许的。”
“咳咳.......”
这猴崽子还真敢说?
“陛下,臣认为这并非小事,大明银行成立的规章制度是替老百姓存钱,其中还会给他们产生利息,而且百姓可以随存随取,这就必须得保证银子的库存,否则一旦出现什么什么问题,肯定会大乱。”
夏原吉是户部侍郎,他所考虑的问题自然也是更深一层的。
这大明银行的想法确实很新颖,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事情不得不让夏原吉弹劾。
“那你就先盯着,你要理解一下,瞻墉也是为了爆破手雷的生产,你应该知道这种武器对我大明有着多大的福音。”
“必要的时候,还是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猴崽子不把事情闹得太大,不把天给捅破就行了。”
“可是陛下.........”
“要不我现在就把大明银行给关了,把钱还回去,接下来的军备户部想办法?”
朱棣一句话把夏原吉所有的话给堵住了。
开什么玩笑啊?
我户部是管钱的,不是抢钱的,这启动资金就得花一千多万两银子,鬼知道后续还有多少。
就算把他给卖了,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
“朕相信这猴崽子不会把事情闹坏了,会把事情给办好,你说呢?”
“陛下英明,老臣告退。”
朱棣:........
............
终于,在工匠们的赶工下,所有的仪器都已经组装好了。
现在这军工厂里,拥有车床加工三十台,铣床五十台,还有二十台手摇的切割台,三十台手摇打磨磨床。
虽然这些机器都是手动的,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先进的。
杨荣身为工部第二人,那肯定得过来亲自视察。
当他看到这些看都没看过的机器以后,着实被雷到了。
没想到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还可以这么用........
更关键的是这些东西削铁如泥,特别是那个铣床,简直颠覆了杨荣的认知。
这可真是够惊奇的,配合上那些螺母螺丝的存在,把一块生铁架在上方,硬生生在里面开出一个凹槽,而且非常方正,尺寸精准到惊人的程度。
这也让杨荣彻底的颠覆了对朱瞻墉的看法。
可别看他年纪轻轻,搞出来的这些东西,那可叫一个牛逼,看来陛下给他做工部尚书这个位置,还真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他很配坐这个位置。
至于招纳进来的那些工人,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一来可以学习这些仪器的使用,二来也可以干一些杂活,根本就是两不误。
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人学会了以后,他们还可以教给新来的人。
有了这些机器,他们的工作效率比以前也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要知道以前的铁匠,搞什么兵器之类,基本就全靠一把锤,费的时间也不知道有多久,而且效率极低。
但是现在有了这些机器以后,一切可就好办多了,不仅仅可以生产这些爆破手雷的零部件,同时大明的很多铁器都能用,它轻轻松松的完成,比如马鞍之类的东西,利用好这些工具,甚至可以批量化的生产。
杨荣非常清楚这对大明能够产生多大的利益。
............
杨荣离开了军工厂以后,就火急燎原的找到朱棣,向其说明这些机器的重要性和便利性。
“陛下,微臣敢保证,若是有了这些仪器,大明很多的生产都会提升好几倍!!”
“希望陛下能够恩准这些机器大量化的生产,这对大明而言,只有益处没有害处!!”
朱棣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去,这事情就交给你,那个猴崽子有没有把图纸给你?”
“回禀陛下,这些机器的图纸全部都在工匠的手里,我们可以随时查阅。”
“好,真是太好了,你找一批工匠,大量的制造这些机器,尽快地应用到整个工部!”朱棣内心很激动。
要知道现在大明的铁器本来就很少。
特别是这些铁器的制造,产量低的可怜,只能依靠这些铁建一锤子一锤子的锤出来,要是按照杨荣所说的效率能翻倍,那到时候大明的军备又会更强一步,要知道在打仗的场上,各方面都需要铁器。
战马需要马鞍和马蹄!
越是稳固就越是强悍。
还有一些兵器方面的打造,若是能按杨荣所说的那样,用机器先行加工,再交给铁匠去处理,不仅仅能够节省材料,也能节约时间,让其更加的迅速。
这种好东西肯定得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63947_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