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朱标代表朱元璋去巡视东郊军营。
而接见外国使团,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因此,朱标并没有去奉天殿。
他也是回来之后,才听人说起今天发生的趣事儿。
父子一见面,朱元璋就笑着说:
“呵呵。”
“你这个儿子,不简单啊!”
朱标嘿嘿一笑,向朱元璋拱手道喜:
“恭喜父皇!”
“父皇洪福齐天,得此佳孙。”
“我大明江山,定能永固啊!”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
“你呀你呀......”
“你生的儿子,怎么还变成了我洪福齐天了?”
“难道就连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学会拍马屁了?”
“哈哈哈哈!”
父子两人戏笑了几句。
此时,御书房里只有他们父子二人。
朱标正色说:
“父皇!”
“我看雄英比起我来,更像父皇您呢。”
“将来若有他坐镇江山,定会比我好得多。”
“我也知道自家的缺点。”
“我性子迂慢。”
“虽然空有贤名。”
“但万一祸起萧墙,也未必能够应付得了!”
两人谈论的是大明的国策。
但开诚布公之下,却不足为外人所道。
此时,朱元璋早已定下分封诸子为藩王、拱卫大明江山的国策。
今年早些时候,晋王、秦王就已经先后去太原、西安就藩去了。
在分封藩王的策略之下,朝廷力量如果足够强大,各藩王就是互相制约、共卫大明江山的局面。
但是,万一大明落入了弱干强枝的局面,那么,汉朝的七王之乱,就是前车之鉴!
因此,要保证这一策略成功,朱标必须最强。
为此,朱元璋不惜动用全部资源。
给朱标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班底,再加上自己的言传身教,希望把朱标培养成诸子中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但是此时的朱标,刚过弱冠之年不久,对此却还并不十分有信心。
...
朱元璋摇摇头道:
“标儿,你也不用过分妄自菲薄。”
“你素有贤名,再加上受到兄弟们的爱戴,这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再加上合适的人的辅佐,你能行的。”
“至于雄英......”
“他的能力,我不担心。”
“只要好好教育,以他现在展现的早慧和孝心来看,将来他必定是个有为之君。”
“我担心的反倒是,他太过聪明。”
“古人说,太刚易折,水满则溢。”
“自古神童命运多舛。”
“你可要多加小心,多加呵护他啊......”
朱标连连点头称是。
在这御书房里,父子二人因为朱雄英的事情,交心细谈。
相互之间的信任,进一步增强了。
......
当天,朱雄英又去了一下魏国公府。
他在徐二小姐身上又吸收了5点气运之后,才一脸坏笑地回来了。
到了晚上,他却在睡梦中被人吵醒了。
“听说太子妃病了?”
“是啊!听说打摆子打得很严重呢!”
两名侍女窃窃私语,不小心越说越大声,都让朱雄英听去了。
朱雄悚然一惊。
“来人!”
“我要去看我娘!”
侍女们想要阻止,朱雄英已经唤来了郑和。
两人横冲直撞,很快来到了常氏的寝殿。
“娘,你怎么了?”
朱雄英直接冲了进去。
此时,朱标正站在床前。
而常氏正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浑身不住哆嗦,额头上冒着冷汗。
一位太医正在床前为她诊治。
见朱雄英过来,朱标一把拉住了他,问太医道:
“情况如何?”
太医站起来回头拱手道:
“太子妃应该是患了疟病。”
“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
“恐怕、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朱标一听,顿时急了:
“什么?”
“疟病?!”
“现在天寒地冻的,哪有什么疟病?”
“你、你不会诊断错了吧?”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34554_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