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陈勇做事这么大气,这么支持自己的工作,王主任对他更是高看一眼,想着以后有机会能帮上他就一定帮,两人也算正式有了交情。
眉开眼笑的接过自行车,王主任就告辞离开。
刘家儿子明早就要接亲,她得马上把车送过去,临走的时候她还特意嘱咐陈勇,明天晚上一定去刘家吃酒席,可千万不要忘记。
这车刘家自然不会白借。
除了邀请陈勇吃酒席以外,明天还得把车擦的干干净净换回来。
除此之外,一般这种情况刘家还得给一份谢礼,可以是烟酒、红包、吃食很多东西,这也算是这时的一种风俗,就像后世开婚车有喜糖和红包一样。
第二天陈勇早早的起床。
因为没自行车要步行去单位,所以只能比平时早起一会。
自从穿越以来,除一开始在山前村生活那段时间,之后进城生活他就很少亲手做早饭,主要是一个人懒得做,反正出去吃又花不了几个钱。
依然是找个早餐铺子,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早餐。
来到单位依旧是那些工作,自从周晶来到医务室以后,陈勇的工作更加清闲,只有出现生病的工人才需要出手,像一般的小问题,两个小护士都能处理的很好,完全不需要他操心。
现在距离18号只剩五天。
而四天后他就要去接秦淮茹,接下来七天他都休假不上班。
到时医务室只有两个小护士,作为医务室的负责人,有些事他还是得提前安排好,比如医务室的药品还是不够,两个小护士对病人怎么处理等等。
所幸这些事都不难安排,四天时间足够陈勇安排好一切。
很快,一天的工作结束。
陈勇开开心心回家,今天沾了自行车的光去吃酒席。
来到这个时代四年,除当年李建军那种农村婚礼,陈勇是第一次亲身参与这时城里人的婚礼,也不是说之前没见过,可是看热闹哪有参与进去有意思?
再说过几天他就要结婚,这次就当提前见识见识,省的到时冒出笑话来。
这个时代办酒席都在晚上,讲究的是“革命夫妻”那种关系,一般正常情况都没有婚假,结婚当天基本是照常上班。
不过刘家儿媳妇是农村姑娘。
因为要去接亲的缘故,刘家儿子还是找领导请好假,把自行车好好给擦拭一遍,今天一大早就出发去接新娘子。
他特别感谢街道王主任,更加感谢借车给自己的那位陈勇。
虽然他从来没见过陈勇,但早就听说过这位陈医生的大名,他明白自己借自行车去农村接媳妇,有车的那些人很多都不愿意借,因为可能会对自行车造成一定损伤。
其实这时的自行车非常结实,哪有这么矫情。
可是架不住这会自行车太稀有,不仅价格一般人承受不了,就算有钱想买还需要价值巨大的自行车票,这才会造成有车的人格外珍惜,没车的人格外羡慕的这种情况。
刘家儿子也是没有办法。
谁让他们家太穷,穷到一家五口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
随着他年龄越来越大,周边的闲言碎语开始多起来,他只能应父母要求,找一个农村姑娘当媳妇,所幸这个姑娘他很喜欢。
说老实话,娶农村姑娘也有优点。
起码她们家就没提什么要求,只希望他能用自行车去接亲。
对于心爱的姑娘这点要求,刘家儿子之前就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满足对方,起码让她在村里风光一次,尽全力给她一个难忘的婚礼。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他才央求母亲去请求王主任帮忙。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王主任真就把事情办成,所以他特别感激王主任和借车给自己的陈勇,是他们让他能完成对那个女孩的承诺。
傍晚六点
陈勇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街道西边的刘家参加婚礼。
刘家也在一个大院中。
比起陈勇住的那个三进院子,刘家这个大院只有前中两院,大小也只有那边的一半,住户一共只有十余户三四十号人。
来到刘家屋外,陈勇只在门上看到一对喜字,就在也没找到任何装饰。
刘家不大的屋子里面全是人,还有好多人进不去,尤其是一群小孩子,好像都想进去看看新娘子的样子,这时他们才是是最开心的人,因为一会儿会有喜糖吃。
这也是他们除了过年以外,仅有能够吃到糖果的机会。
陈勇看到这么多人,也就没硬往里面挤,就在外面站着看热闹,反正等会新人肯定会出来,没必要非要挤进去凑那个热闹。
果然没一会,新人就出来院子里。
很简单的装束。
没有喜服!
没有红盖头!
甚至新娘连妆都没有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37741_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