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港岛:香江1983

第四章:九龙交易所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1983年5月9日。

周一。

一大早,家住深水涉,位于九龙半岛西北部的吴耀祖,出发前往九龙交易所。

路上随便吃了点东西,等吴耀祖来到九龙交易所外面时,这里已经汇集到了许多人。

香江正在努力成为国际金融都市,从股市的参与人数就可见一斑。

81年的股灾虽然恐怖,很多人嗝屁,但毕竟已经过去了两年。

该破产的已经破产,该跳楼的已经跳楼了。

韭菜们的集体记忆已经重新刷新,楼市虽然还很低迷。

但是股市,已经又开始逐渐热闹起来。

当然,香江股市崛起也是有一些原因的。

首先,香江大部分人口都是来自于内陆的东南方。

其中又以潮汕人和五邑人数量最多。

这两个地区的民众,向来赌性大,并且经商风气盛行。

所以香江的股市十分的繁荣,几乎可以说是人人都会炒股。

这种情况就为香江股市提供了庞大的韭菜,啊不是,是股民基础。

其次,后世香江成为国际金融都市,众所周知也是因为地域原因。

香江是内陆对外的一个窗口,十亿以上的人口资源之力支撑,香江不起飞才怪。

在香江,股市价格看得便是1969年恒生银行公开发布的恒生指数,简称恒指。

香江股市的繁荣这一点,从香江现在有四家股票交易所就可以看出来。

后世存在的香江联合交易所还没有出现,要等到1986年才正式运行。

现在,还是香江证券交易所(1947年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1969年成立)、金银证券交易所(1971年成立)、九龙证券交易所(1972年成立)这四大交易所并存的局面。

家住九龙地区,吴耀祖也没有舍近求远,直接就选择了距离自己最近的九龙交易所。

“趁现在还没开市,先买一些报纸,看看有没有有用的信息。”

吴耀祖也不去交易所门口凑热闹,直接朝着门口不远处的报亭走去。

不得不说,会来交易所炒股票的,都是不差钱的。

一个月赚一两千港纸的人,连吃饭住房都压力很大,哪来的心情炒股。

有本金炒股的人,且也懂得消息的重要性,而能够提供消息的报纸,当然是他们的首选。

因此报亭的生意很好,报亭老板收钱都收不过来。

吴耀祖也没去挑挑拣拣,各种报纸都拿了一份,付钱走人。

没有浪费时间,吴耀祖直接从最上面的《信报》开始看。

《信报》是港岛目前最大最有名的商业财经报纸,在香江地区甚具权威性。

吴耀祖直接翻到报纸的经济金融板块,快速地浏览起来,同时记忆有用的信息。

时间就在吴耀祖聚精会神中流逝。

过了半个小时,吴耀祖看完了十几份报纸的消息和分析,然后闭着眼沉思起来。

这些报纸上的那些确切消息,吴耀祖着重记忆了一下。

然后把能够联系整合起来的消息都整合一下。

这么一整理,还真得到了一些对他来说有用的消息。

而报纸上那些编辑的分析,吴耀祖就不可置否了。

以他融合了这么多金融大佬的记忆来看,这些所谓专家的分析可以说比较幼稚,且有的分析漏洞百出。

就算分析对了的也是分析地比较浅显,普通人看看还发觉不出来,对吴耀祖来说完全没用。

当然,就算如此,吴耀祖也发现了,其中还是有一些编辑的分析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水平高很多。

他特地注意了一下,是《信报》、《星岛日报》、《明报》等这几种大报纸。

“时间到了,开市了!”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九龙交易所传来,到了时间了。

吴耀祖站起身来,拍拍裤子朝九龙交易所走去。

至于买的那些报纸,他全部丢了。

对他来说,看过的报纸就没用了,该记的都已经记在脑海里了。

进了九龙交易所,吴耀祖朝着汇丰证券投资部门走去。

不管是在哪里,想要炒股,都需要先开个户。

开完户之后,吴耀祖就站在大厅里观察起来。

虽然才1983年,但是香江上市的公司已经有很多了。

虽然大部分公司,都是所谓的香江大小豪门家族所开。

但是也有一些草根崛起的大亨开的公司。

毕竟香江大部分人都是来自于内陆东南方,这些地方经商风气浓郁。

浙商,温商,潮汕商等等,都有一个敢打敢拼的性格,所以闯出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041518_4.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