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着下方的大战,惭愧的摇了摇头,拱手向曹操道。
“主公,大公子神机妙算,纵然范蠡重生,张良再世,怕是也要甘拜下风。”
“就算郭奉孝跟随主公前来,也不可能献出此妙计。”
“彧的谋略跟大公子相比,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以前大公子一直跟随夏侯惇将军学习兵法,还真就没见过大公子用过谋略。”
“没想到大公子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简单施展几个妙计,就把让主公得了宛城、新野与樊城!”
“主公有此麒麟儿,何愁大业不展!”
“现在蔡中蔡和两兄弟,已经是强弩之末,他们带来的兵马,也将会成为俘虏。”
“主公这次南下,不仅彻底铲除了张绣,还得到了三万多的降卒,可谓是大获全胜。”
“这次南下最大的收获,就是让主公得了樊城!”
“樊城与襄阳同为荆州重城,也是襄阳通往北方的必经之地。”
“光是这一个樊城的价值,就相当于五个新野和宛城。”
“只要主公占据了樊城,随时可以率军攻打刘表。”
“有樊城这座重城在,刘表想要兴兵北上,也就成了空谈。”
“得此樊城,荆州刘表对主公再也没有威胁了!”
荀彧的谋略在东汉末年来说,那绝对是属于顶级的谋士。
能够超过荀彧的人,可谓是屈指可数。
这么厉害的荀彧,现在对曹昂也是打心眼里的佩服。
荀彧心里知道,从曹昂看破贾诩的毒计开始,就已经计划好了一切。
曹昂先是不声不响的,让夏侯惇和于禁李典暗中准备。
再一举剿灭劫营的张绣和文聘,这是请君入瓮之计。
随后又派人装成荆州军,向蔡中蔡和报喜。
利用蔡中蔡和贪婪的弱点,将他们骗出城来,这是调虎离山之计。
荀彧看到蔡中蔡和,已经来到了这白河。
那就证明曹昂已经装成荆州军,混进了宛城,这个计谋名为瞒天过海!
现在蔡中蔡和两兄弟,带着麾下的兵马,被夏侯惇和于禁重重包围,这些全部都是曹昂取得的功劳。
如果没有曹昂,形式将会逆转,说不定曹操此时,早就逃回许昌了!
所以总体来说,曹操这次南下之行,最大的有功之臣,就是曹昂!
曹操是当世枭雄,就算荀彧不说,曹操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曹昂的功劳。
但听到荀彧赞美曹昂,曹操心里更为高兴。
曹操一直视荀彧和郭嘉二人,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程昱、荀攸等人,为自己的智囊。
荀彧能对曹昂有这么高评价,这恰恰也是曹操所希望看到的!
现在夏侯惇、于禁、李典、典韦加上荀彧,都认同了曹昂。
再加上这几天曹昂的种种表现,曹操已经确信了,曹昂的确是有一定的能力。
等过几天宛城的事情传出去后,曹昂的名字将会响彻天下!
所有人都会嫉妒曹操,会有一个这样出色的儿子!
曹操准备在刻意宣扬一下,为曹昂推波助澜,这样一来曹昂也就有名声了!
贾诩可是顶级的谋士,每次献出的计策,都会引起巨大的轰动。
曹操之所以出兵攻打张绣,跟贾诩有直接的关系!
曹昂能够看破贾诩的计谋,这也说明了曹昂的计谋,远在贾诩之上。
能够有如此出色的儿子,曹操能不高兴嘛!
曹操越想这些事情,心里就越是高兴。
现在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曹操此刻心中的喜悦!
现在曹操已经是笑的合不拢嘴,转身向荀彧谦虚的道。
“文若过誉了!”
“子脩那孩子在十几岁之时,就一直生活在军营中,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
“对此子脩不仅没有抱怨,还勤奋好学,这让我很是欣慰啊!”
“以前子脩一直跟随夏侯惇学习兵法,后来还经常向夏侯渊、曹仁求学。”
“我一直认为子脩成长起来后,会成为独挡一方的统兵大将就不错了。”
“历经此事后,却让我发现了子脩的智谋,远比在他统兵之道上更加厉害!”
“估计子脩在闲暇之时,没少向你与奉孝求学,要不然绝对不会有如此谋略。”
“这次回许都之后,我得好好向奉孝问问,看看是不是奉孝教子脩的!”
“下方大战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下去看看吧。”
“估计此时的樊城,已经在子脩的掌握之中。”
“等大军打扫完战场以后,我们即可前往樊城,以防刘表接到消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28038_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