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来到钳台前,打开机器开始操作起来。
他刚着手操作,身后几个工友都震惊的张大了嘴,呼出了声。
这边一出声,后面就又跑过来几个爱看热闹的,把钳台围得水泄不通。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车间里的工人都是在这里工作好多年的,有一些甚至都在这半辈子了。
一些水平不高的看着张建国操作,只感觉这零件机器在他手里都玩出了花了。
就觉得好看,至于其他的都看不出来,也看不懂。
这是外行看热闹。
一些闻声过来看热闹的几个中高级钳工,看着此时张建国的操作手法也是自叹不如。
行云流水,衔接自然,
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那感觉怎么说呢,
对,好像那机器长是张建国身体的一部分,长在一起一样。
这才叫内行看门道。
张建国每换一个动作,每打磨一个边角都引得身旁众人一阵惊呼。
“这还是人手吗,怎么看着比机器都准呢。”
“对啊,这看着也太舒服了吧。”
一个工友的话引来众人肯定。
那两个收了易中海好处的考官,这时候才开始后悔,
这么多人看着,还怎么卡人家。
刚才他俩也凑着往前去看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人家这水平比自己当时四级时候,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要是给人家打个低分,那不成了众矢之的。
收易中海那么点东西,再让厂里给个处分,划不来。
心里权衡利弊,也就有了主意。
又暗暗骂了易中海两句,你这八级钳工真不知道怎么干的。
连人家张建国的真实水平都没摸清,
就敢买通我们卡人家,白在厂里混了几十年了。
还说人家顶破了天就是二级。
易中海看张建国操作水平,明显已经不是他想的那样。
转头看着自己送礼的俩人,看他们的样子,估摸着是已经动摇了。
于是低声跟两人说:“动作又不是关键,主要还是得看加工成品。”
“没看见成品,结果还说不定呢。”
他心里也是一阵嘀咕,真是邪了门儿了,这张建国怎么水平这么高了。
他之前什么水平自己可是一清二楚,考个二级钳工那都是勉勉强强。
看他这样子,前面步骤都完成的相当好,
只要成品符合参数要求,那他这考核很有可能就通过了啊。
不是,是高分通过了!
这水平在轧钢厂真就找不出来第二个了。
这边几人心里犯了难,
那边突然又是一阵惊呼。
张建国关了机器脱掉手套,嘴里应付着传过来的阿谀奉承。
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他这成品就已经完成。
易中海带头往人堆里挤,走近了扒着眼仔细看,就差拿个放大镜看了。
想从张建国这成品件上找出点缺陷。
他左翻翻右看看,不死心还把机器又试着开了两遍。
完美!
这成品件做的近乎完美!
任他有八级钳工的水平。
死盯着看了半天,楞是没找出来一点毛病。
“老易啊,你差不多行了,后面这么多人等着看呢,你准备看到啥时候。”
“都照你这么看,后面考核还怎么进行。”
几人的催促声让易中海也没好意思再继续看,就起身后面人让位置。
后面几个考官也都跟着瞅了半天,参数尺寸,外观,包括耗时。
全都合格,而且是超水平。
车间里的工人,水平从学徒到八级都有。
今天参加等级考核的,有一级考二级,二级考三级,三级考四级。
甚至还有五级考六级的,他们一个挨一个的看张建国做的成品。
看不懂的也装模作样的上去看两眼。
除了羡慕,就只剩下赞叹了,更多的是自愧不如。
张建国这水平,过四级评定绰绰有余了,这是他们给出的一致结论。
轧钢厂自建厂以来,从来没有人考核评级连跃三级的,今天还就让们给碰见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人还是平时厂里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人物。
易中海那张平时就不太显白的脸,现在看着越发的黢黑了。
接下来几名考官经过商议后,一致同意给出了十分满分的评分。
那俩被易中海买通的考官,也是墙头草,看这事已经操作不了了,跟着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26466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