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遇命中贵人
春秋时期,在赵国的都城邯城里有一个店面不大的饭店,经营快餐,跻身于大街两行的店铺之中,就像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子跻身于众美女之中,不引人注目。但它是饥渴之人的光顾之所。
一天,小店里进来一位年轻人,要了一碗烩面,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一碗烩面吃了个净光。
年轻人擦了嘴巴,打个嗝,不紧不慢地往口袋里掏钱,准备付饭钱。忽然,年轻人紧张起来,原来囊中空空,没有一株钱。
年轻人看着空碗想了一会儿,起身向店小二请求赊账。
店小二以为年轻人来付饭钱,忙笑脸相迎,说:“客官,您有事请吩咐。”
年轻人说:“抱歉抱歉,我今天出门没带钱,您能不能先给我赊账,我以后一定还账。”
店小二闻言,立刻收了笑脸,看着衣着破旧的年轻人,面若寒霜地说:“不能!”
年轻人难为情地说:“就这一回,我经常在你们店里吃饭,你认得我的。”
店小二冷冷地说:“我当然认识你!邯郸城里的人都认识你!一回赊账也不中。”
“可是我现在没有钱。”
“那我不管!收饭钱是我的事,付饭钱是你的事。谁见过吃快餐不付钱的?规矩不能破坏。难道说你不付饭钱,叫我替你付?我也是打工的。你要是吃霸王餐,我可要动粗了。”
“您别生气,我付饭钱,我付饭钱。”年轻人说着,四处大量,希望找到一个熟人替他把饭钱付了。
“别看了!谁不知道你这个穷酸,有今天,明天还不知道有没有,都躲着你,怕你染着,谁会替你付饭钱?!”店小二说。
……
二人你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惊动在店里吃饭的一位大汉。
这位大汉约摸有三十多岁,方面大耳,身穿锦袍,叫吕不韦,是一位富阔商人,为了调换口味,偶来小店,要了一壶酒,两盘菜,一碗烩面,正在吃饭,听见他们吵得心烦,说:“店小二,这人的饭钱我替他付了,你放他走吧!”
店小二闻言,立刻转为笑脸,对吕不韦说:“小人遵命。”放年轻人走了。
吕不韦喝口酒,夹口菜,漫不经心地问店小二:“你认识那人,他是谁?”
店小二陪着笑脸,说:“您说他呀,他是秦国的公子,叫异人,一个穷酸,吃了上顿没下顿,衣裳烂了补,补了又烂,烂了又补。”心想,吕不韦连异人都不知道,肯定是外乡人,结账时,我好好地宰他,得意地笑着。
原来,春秋时期,诸侯国你想吞并我,我想吞并你,相互打打杀杀,但一国不容易吞并另一国,这时,就需要讲和,但讲和是假的,一旦得到了喘息,势力增强,马上重新开战。怎样让假讲和维持下去呢?当时流行血统论,国王的儿子最挂国王的心,于是,有人说让国王的儿子去讲和国当人质,用此法维持讲和,一旦开战,就杀死人质。此法很快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起来。
赵国和秦国讲和后,秦国派异人到赵国当人质。但是,秦王的妻妾成群,生儿子像老鼠下仔一样,儿子有几十个,早把异人忘在了脑后,准备吞并赵国。异人在赵国的生活用品也得不到供应,往往是异人写信回国催要。秦国的官员们知道国王早把这个儿子忘了,正要攻打赵国,不想给他生活用品,见到异人的来信,才象征性地给他一点生活用品。异人因此生活得很清苦,时刻有性命之危。
吕不韦确实不是当地人,他是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阳翟是春秋时期han国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禹州市。吕不韦是han国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吕不韦近来到赵国经商。
吕不韦闻言,大惊,没想到异人有国王血统,大有商机,想找异人交朋友,急忙跑出店外。
店小二见状,也大惊,害怕吕不韦跑了,吕不韦要是跑路了,店小二就陪大了。店小二急忙追出店外。
吕不韦和店小二都看到异人已经上了他的破车,走远了。
吕不韦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世人都喜欢锦上添花,他知道雪中送炭更胜一筹,更能得人心。异人是秦国公子,具有国王血统,这是一般人没有的,这就蕴藏着巨大商机,一般人却看不到。异人现在困难中,一旦帮助异人当上国王,就能赚到秦国。
吕不韦看着远去的异人,不自主地自言自语:“奇货可居呀!”
店小二闻言,睁大了眼睛,不知所云。
吕不韦看到店小二紧跟在身后,就知道店小二的心思,笑道:“区区一顿饭钱,何足道哉!”转身回店了。
异人坐着破旧马车回驿馆,沿街看到许多美女,一双眼睛不够他用,东看西瞄,滴溜乱转,心想:“我如果做了国王,我把这些美女都收进宫里,一天晚上换一个美女,白天让她们陪我喝酒。”但别人都不正眼看他,他不知道自己正有性命之危,做着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69030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