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省,位于国境西南边陲。
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大部分为山地高原地形,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六大水系。
苏铭一伙人要去的地方,就是澜沧江一条支流环绕之处,名为遮龙山。
从湘西一路南下,跋山涉水,横穿黔省,渐渐进入滇省。
苏铭这伙人,人强马壮,约莫五六千人,其中人员服饰混杂,还扛枪带炮,土匪见了都害怕。
更何况。
陈玉楼本人,便是天下最大响马盗贼的头子。
一路行来,各方响马盗贼,全都上前拜礼,让陈玉楼等人,从苏铭那儿丢失的面子,渐渐找回来不少。
进入滇省后,山高林密,一个个少数民族,映入众人眼底。
上古之初。
天下分为统治大河流域的华夏神裔,以及四方蛮夷。
北狄、东夷、西戎、南蛮。
其中,九黎氏为“东夷集团”的霸主,蚩尤冶炼五金神兵,统率无数蛊兽邪神,挑战华夏神裔的共主地位。
之后,逐鹿之野战败!
东夷集团覆灭,九黎血脉分散四方。
其中一部分,就融入黄帝部落,令帝长子少昊清“司马鸟师”,既管辖整个东夷集团。
颛顼辅佐少昊时,九黎氏叛乱。
颛顼派火神祝融氏镇压。
后来,少昊归天,颛顼与共工氏争夺帝位,颛顼击败共工氏,号“高阳氏”,登临帝位,绝地天通!
火神夏官祝融氏,被颛顼派遣入苗,统率部分九黎氏,迁移南方,成为“南蛮之主”。
这部分九黎氏,与南蛮部族融合,渐渐成为华夏集团中的“苗蛮世系”,从东夷集团分离出来。
遥远的传说,已经埋葬在历史中。
今日,苏铭一伙人入滇,确实看见了不少苗人,服装打扮与湘西苗族大不相同,分为花苗、黑苗、青苗。
花苗擅长刺绣、跳花、纺织。
青苗精通药草虫性。
黑苗擅长养蛊施毒,倒是与湘西苗族的“生苗”颇为相似,应是“苗蛮”中,最接近九黎苗族的一支。
这三支苗裔,彼此敌对,并不共存。
苏铭一路行来,见了不少花苗、青苗,人人热情好客,看见苏铭一伙苗族扮相,还忍不住交流。
一些花苗、青苗姑娘,也对苗人队伍中的八佰勇士,流露热辣的目光,忍不住暗送秋波。
看见这一幕,苏铭眸光深邃,暗暗沉思。
他作为湘西苗族大祭司,以恢复九黎荣光为己任,想要凝聚天下分散的九黎血脉,共同以他为尊。
这苗蛮,自然也不能放过。
毕竟身体里,也都流着九黎血脉。
很快。
苏铭派人与花苗、青苗接触,探听清楚各个寨子的地理位置,送去了许多粮食盐巴大洋等宝物,令一众花苗、青苗,全都泛起惊喜,对这伙湘西苗族,忍不住心生感激。
此时,天下战乱,百姓贫苦。
无论什么民族,日子全都不好过,现在来了一伙湘西苗族,居然以“九黎氏”自居,表达善意,谁能拒绝呢?
很快,在苏铭乐善好施下,一个个花苗、青苗部族,好似有些承认苏铭“苗族大祭司”的身份地位了。
神态语气,全都充满了感激尊敬。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扶贫”,苏铭一伙人,渐渐来到澜沧江流域,一条名为“蛇河”的支流。
这条蛇河,当地人称“蛇爬子河”,乃是澜沧江支流,并有遮龙山顶的积雪融化汇入,温度冰冷,弯曲缭绕遮龙山脚下。
此地,靠近白族聚集区,大部分族人,崇尚白色为美,融合少量哈尼族、彝族、傣族、傈僳族、景颇族。
在遮龙山脚下,就有这样一个白族寨子,苏铭一伙人到来,很快引起了白族山寨的注意。
不过,苏铭一伙人,气势彪悍,人多势众,还扛着长枪短炮,白族寨子的人,全都神色敬畏。
虫谷,就在遮龙山之后。
那里潮热闷湿,蚊虫滋生,毒虫毒雾很多,瘴气常年不散。
想要去那里,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就是翻越遮龙山雪线。
另一条,就是沿着蛇河绕过遮龙山,穿越澜沧江与怒江之间,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不过,苏铭却知道,其实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穿过遮龙山脚下的一个溶解洞,可以直入虫谷。
在白族寨子里安营扎寨。
苏铭一伙人,气势彪悍,品尝着当地非常有名的“雾顶金线香茶”,询问着那个溶解洞的位置。
白族族长,满脸皱纹,苦大仇深。
望着苏铭一伙人,以浓郁方言劝说道:“那山洞有恐怖的虫蛊,不能克,克了就回不来噶。”
鹧鸪哨精通各地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21429_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