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得先打好根基!”凌宇环顾这三个县,灵丰县插不上手,林城县又无法踏足,至于黑水县,那就是两眼抹黑。
他在这三个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根基。
所以,他倒是不着急在灵丰县开矿。没有根基的情况下,强行把重工业区建设出来,岂不是给他人做嫁衣?
要想有根基,那就得在三个县城,都进行一番操作。
一方面要分化瓦解,一方面也要做另一手准备——武力横推!
手上的兵力,完全不够用。龙山乡的青壮劳动力,能征招入伍的都征招入伍了。人口不足是一个大问题,而黑水县最不缺的就是人。
黑水县那地方,看似鸟不拉屎,但就是人多。
但也因此,闹了捻灾。
凌宇第一个选择,就是移驾黑水县。一路上,非常安平,没遇到什么武装势力。捻子嘛!就是那种农忙的时候是农民,农闲的时候出去拦路抢劫、杀人越货。
别以为,所有种庄稼的都老实巴交。
一个人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的情况下,是有可能变成捻子的。
这种捻子很难对付,派兵去剿,根本剿无可剿。人家化整为零,直接隐匿无踪。官兵一走,又接着舞,接着乐。
凌宇到了黑水县,剿捻的方案就是——撒币!
但会不会把自己搞成煞弊,那就得看操作了。一着不慎,就有可能变成大撒币。
凌宇手上,这会是真不缺钱。
凌宇直奔主题——招兵!
只要身家清白的人民子弟,入伍直接给银元100块,相当于是战略扶贫了。这100块银元,就能够通过家庭消费拉动周边经济。
进而有事做,没有那么多农闲时间思考什么人生问题,自然不会跑去做捻子。
招兵之后,就是赈济。
但凡70岁以上的老人,县政府每年给银元10块,并给予一定的粮油补助,相当于就是发放社会养老金。
再则就是兴办教育,成立大量的公立学校。
人们会选择做捻子,往往也是教育问题所造成的。小孩子都读了书了,以后长大了也就不会做捻子。
这相当于是挖了捻子的根。
发放养老金,则是刨了捻子的坟。那些做过捻子的,年老之后是一律不发放养老金的。既然你都了捻子,那就自己安排后路。
再加上大量招兵,并建立军事巡逻制度,相当于在压缩捻子的生存空间。
凌宇一口气,招了50万人。
这么多兵马怎么养活?
其中30万人,作为生产兵团,其中10万人作为建设兵团。但这些生产兵团与建设兵团,在战争时期也能动员到战场上。
黑水县的情况,凌宇考察了一番,这里的淡水资源分部极不均衡,到处都是涝的涝死旱的旱死,有大量的荒地。
这些荒地,其实是可以通过修建水利工程,进而变成良田的。
生产兵团,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农业生产,确保粮油、蛋肉奶、蔬菜的供应。所以,就需要将大片的荒地开垦出来。
这就需要修建水利设施,将荒地开辟出来。
预计整个黑水县,能开辟出良田上亿亩。只要进行一番深度治理,这里完全可以变成一个鱼米之乡。
还可以种植大量的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也就是说,这个县其实很容易脱贫。当然,这只是在凌宇眼中感觉很容易,换别的县令来了,都是两眼抹黑。
谁能招几十万兵力,去搞生产建设啊?
谁有那么多钱砸进去,去修水利工程啊?
谁能给老人发养老金,给小孩办公立学校?
光是招一名士兵,给100元的安家费,这就办不到。
经过凌宇的一番操作,让历届县令头疼不已的捻灾问题,竟然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就快速消弭于无形。
好像,这里以前从来就没有闹过捻子一样。
所以这玩意,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经济问题。核心就是,生存空间的不足。
凌宇的这些举措,都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生存空间。
参军有出路,不仅能拿一笔安家费,而且每个月还有5块钱的军饷。老人有后路,小孩要前程。
同时,凌宇逐渐的生产兵团、建设兵团,也在疯狂的增加社会生产资料,为集体扩宽了生存空间。
他在黑水县撒币,看起来就很傻1.3。
一番花销之后,啥也没捞到的样子。
实际上,凌宇竟然在黑水县,获得了一个月5万点的积分收入。
继续治理的话,获得的积分更多。
当然,凌宇现在是三个县的县长,他自然不可能只治理一个县。
但这个傻1.3总不能自己兜着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200848_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