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晋奇侠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庾冰与庾翼兄弟把..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上回说到了晋成帝司马衍通过母族庾文君的外戚势力颍川庾氏巩固住了年幼自己的统治。

庾冰,字季坚,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东晋大臣、外戚,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征西将军庾亮之弟。

庾冰早年已受重视,曾受司徒府辟命但不应,后被征为秘书郎。

后因参与永嘉五年(311年)讨伐江州刺史华轶的行动,进封都乡侯。

后来,司徒王导征辟庾冰为司徒府左长史,后来出任吴国内史。

咸和二年(327年),历阳内史苏峻拒绝朝廷征召并起兵进攻建康,引发苏峻之乱。

至次年苏峻攻破建康,亦派兵进攻吴国。

庾冰不敌,于是弃郡而逃奔会稽。

当时苏峻正悬红追缉庾冰,吴国铃下卒则在浙江以船载庾冰,并以竹席覆盖,带他南下会稽。?

不久,王导秘密宣布太后诏谕通告三吴吏士,请他们起兵勤王。

于是,会稽内史王舒以庾冰行奋威将军,领一万兵西渡钱塘江。

而虞潭、新任吴国内史蔡谟和前义兴太守顾众等都向应,蔡谟更以庾冰本为吴国内史而让位。

苏峻知道三吴的东军起兵后便派张健、管商等人抵抗。

庾冰后来与张健相拒,因张健兵多,众将都不敢进击,庾冰则率兵众击败张健,并乘胜西进,兵临建康。

当时苏峻已死,温峤等人所领的西军正要进攻领导苏峻余众的苏逸所占据的石头城并救晋成帝,庾冰亦派司马滕含一同进攻,并与诸军成功击破。

苏峻之乱平定后,庾冰以高功勋而封新吴县侯,但庾冰不受。

后庾冰出任振威将军、会稽内史。

咸康五年(339年),丞相王导逝世,庾冰入朝任中书监、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军事、征虏将军、假节。

当时庾冰受到朝野寄予厚望,庾冰上任后亦不分日夜处理政事,而且提拔后进,敬重当朝贤士,时人都他为贤相。

及后庾冰又整理户籍,查出万多名本记录的人,充实人口,增加军资供应。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

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晋成帝已有司马丕和司马奕两名皇子,但仍是婴儿,庾冰自以为庾氏兄弟掌权已久,怕成帝之子继位后会因与皇帝血缘变疏而被离间,失去权力。

于是常常向成帝说东晋仍有强大外族政权,应该立年长的君主,并建议由成帝弟琅邪王司马岳继位,晋成帝最终答允。

及后庾冰与中书令何充、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和尚书令诸葛恢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政,庾冰进号左将军。

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日,晋成帝身体不适,下诏让他的弟弟司徒、琅琊王司马岳继承帝位。

六月初六日,命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一并接受遗诏,辅佐司马岳。

六月初七日,晋成帝在西堂驾崩,享年二十二岁,谥号成皇帝,庙号显宗,葬于兴平陵。

司马岳(晋康帝)继位,庾冰官进车骑将军。

庾冰以权力正盛而感到惧怕,于是多次请求出镇。

建元元年(343年),庾冰的弟弟安西将军庾翼有北伐志向,更联结前燕和前凉,意图分别进攻后赵和成汉,并且请转镇襄阳,预备攻打后赵。

庾冰于是以车骑将军、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豫州之四郡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镇武昌,作为庾翼后援。

建元二年(344年),晋康帝驾崩。

太子司马聃继位,即晋穆帝,并由母亲褚蒜子以皇太后身份临朝。

禇太后同时征召庾冰入朝辅政,庾冰则因病而辞让。

同年十一月庚辰日(12月29日),庾冰逝世,享年四十九岁。

册赠侍中、司空,谥号忠成,以太牢之礼祭祀。

庾冰雅素垂风,获得世人重视之余亦被庾亮视为庾氏之宝。

同时天性清廉谨慎,以俭约自居,一次儿子庾袭借了十匹官绢,庾冰知道后大怒,打了他以后将绢布都送回官府。

俭约之风至临死仍坚持,遗命长史江虨要节葬。

死后家无妾侍婢女,亦无物资产业,得到当时人的赞许。

庾翼,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征西将军庾亮、晋明帝皇后庾文君之弟。

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

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

世人称颂庾亮像丰年的美玉,庾翼像灾荒年头的粮食。

庾家内部评论则说道:“是庾亮称赞稚恭像灾荒年头的粮食,庾统像丰年的美玉。”

名士杜乂、殷浩当时同以才华名声著称于当代,而庾翼瞧不起他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fBdVPW4LNk$,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93241_176.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