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让你流亡海外,你竟重建大明

第二十一章 旅顺的改变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旅顺去不去,不去我安排你兄弟去了?”

“去,正好见见这位太子。”郑森斩金截铁道。

郑芝龙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七个儿子里面,他最看重的还是郑森。

不但勇敢,也有手腕,加上那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更是让他觉得,郑森以后绝对能做出一番大事。

“这次过去,我会安排两个南景的太监,他们都曾见过朱慈烺,是真是假,到时候一看便知。”

“记住,如果真是朱慈烺,那你的态度一定要恭敬。”

“哪怕是他让你做个小兵,从头干起,你也不要有任何的怨言。”

“带过去的那些水兵,粮食,财物,船只,也可以全部交给他。”

“你既然愿意投靠过去,那么就要全心全意的辅佐他。”

“如果那朱慈烺真是明主,得了天下,看在你的面子上,想必也不会亏待我们郑家。”

第二天。

码头上,郑森正在指挥青壮,搬运货物到船上。

不远处,密密麻麻的船只,已经开始出发了。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瞒不过外人,郑芝龙便宣称这支船队是去倭国做生意。

对此,那么官员们也没怀疑。

毕竟郑家本来就是海上崛起的势力,船队经常来往于倭国,李朝,东番等地。

退一万步说,即便有官员怀疑这是郑森想要投靠朱慈烺,也完全没有办法。

只因时代不同了,相比明国初期,武将的地位已经提高了很多。

尤其是四大军镇嚣张跋扈,更是起了一个很坏的带头效果。

南明底下的其它武官也跟着嚣张起来,对于文官的命令,往往也是阴奉阳违,消极怠工。

至于实力强大的郑家,这些南明官员就更难管理了。

就在郑森忙碌的时候,他注意到码头上多出了很多读书人。

听到这些人的交谈,他才明白,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秀才或者童生这类底层读书人。

因为听说大明太子朱慈烺在旅顺出现,一个个带着行礼家眷,准备投奔过去。

反正他们在南明也不受重视,去了旅顺,即便只是做个小吏,只要朱慈烺发展起来,他们的地位也会飞速提升,甚至有机会封侯拜相。

至于地位更高的举人,进士,则还在进一步观望。

毕竟旅顺太小,说不定哪天就被清军夺回去了。

“民心所向啊。”

郑森看着更远处,陆续赶来的读书人,感慨道。

朱慈烺是太子,这是大义。

占据了旅顺,这是实力的展示。

可以想象,如果朱慈烺再对清军取得几次大胜,就会有大量的底层读书人过去投靠。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

三天后。

郑森在王成鸿的带领下,来到了旅顺城。

刚来的时候,还闹了一个笑话,王成鸿看到那密密麻麻的船队,还以为是海寇打过来了,吓得差点去旅顺搬救兵。

后来在郑森的解释,这才知道,此人是来投靠殿下的。

这不由让王成鸿感到有些骄傲。

郑家的威名,他也有所耳闻。

如今主动投靠,可见殿下的威名,已经渐渐传播到整个天下了。

刚进入旅顺城,看着整洁无比的街道,闻着毫无异味的空气,郑森眼中满是惊奇。

太干净了。

街上一点垃圾,粪便都没有。

这就很稀奇了。

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去过很多城市,哪怕是京师或者南景,街道上往往也有很多垃圾,而且充斥着异味。

尤其是到了下雨天,更是一言难尽。

眼前的城市虽然不大,也不繁华,但干净程度远超他所见过的任何城市。

似乎是看出了郑森眼中的惊诧,王成鸿脸上也是有些骄傲,“这里之所以如此整洁,主要还是殿下治理有方。”

他指着一群迎面走来,穿着统一制服,提着哨棍,腿脚似乎有些不便的人说道,“这些都是当初攻打旅顺的勇士,因为受了伤,现在落下了轻微的残疾。”

“他们很难再长途行军,也无法再耕种土地。”

“为了避免他们的生活陷入困难,殿下组建了治安队,人员从伤残老兵中挑选。”

“他们平时负责治安,每月都有一两银子的工资,主要负责当地治安,捉拿盗贼,以及禁止任何人在街道上倒垃圾,随地大小便,”

“你是不知道,当初旅顺那叫一个臭烘烘的,我都是捏着鼻子进来的。”

“里面更是乞丐遍地,扒手无数,哪像现在这样。”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不远处一名读书人打扮的青年,正牵着马走在街道上。

很明显,他也是得到朱慈烺在旅顺的消息,前来投靠的读书人。

“等等,你不知道城内禁止带马上街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618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lfBdVPW4LNk$,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618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M3wIzDTU3HsnWhAC¥,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1178834_2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