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真的要买米。”
说这,就抓起一把大米问道
“老板,你们这个长粒米比其他的米贵这么多,为什么啊?”
老板无奈说道
“你把米放下,别乱抓,长粒香是……”
老板吹嘘着长粒香,滔滔不绝,不管买不买米,他都得好好说道说道。
听老板这么一说,王建业说道
“这大米也是大米中的奢饰品……”
老板没有反对,呵呵笑着。
“老板,这个米咋这么便宜呢?”
“这是咱本地的米,自产自销,所以便宜的很。”
“那长粒香怎么那么贵?”
“那是外地米……”
“外地和本地有什么区别吗?本地米拉到外地能卖这么贵吗?”
老板有些头大,但还是说道
“外地的米,运到这里,出售价格会高。因为中间产生的运费费用,贮存费用,包装费用都要算在里面,不能卖亏了。”
“本地大米,不能运到外地,原因是不如长粒香优质,就是普通的大米,哪里都有,太普通了,没有特色,谁看得上这大米。”
老板越说越有兴致,把所有粮食大户的模式说了出来,集中种植,集中收割,包装,贩卖。
“你能听明白不?”
王建业如痴如醉,喃喃道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道道,古人诚不欺我,书中自有黄金屋啊,粮食的生产商,集中化,品牌化,然后集中运输。”
老板反倒傻眼了,这孩子说的是啥啊,听不懂啊。
“说什么呢你?”
“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就要不断的扩大产量,降低自己的投入成本,提升自己的利润,薄利多销,满足民生要求。”
“企业互相竞争,不断的压低价格,最后受益的还是普通人,还是老百姓啊。”
王建业陷入了沉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今,仅仅是这粮食,便有这么些的知识,其他各行各业也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如今的王建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商业思维。
老板一听,这孩子还真是厉害得很,自己虽然就是听不明白,但也知道他有点东西的。
于是,老板问道
“降低成本,受益的是老百姓,这是为什么呢?粮食公司让老百姓受益?他们不是为了赚钱吗?”
“从古至今,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宗法制度的确立,产生了分封制的土地分配制度,从而影响着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技术创新和传播。”
“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粮食也就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古代每个朝代都有饥荒存在,这也就导致粮商好屯粮,以此赚取更高的利润。”
“但当今社会,这些问题已经解决,所以粮商就不能以囤货来获得高额利润,国家也不会允许,所以,只有更优,更廉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老板是真没想到,这小子竟有这么大的能耐,谈古论今,真是不一般啊。
“你叫什么名字啊?”
“王建业!我是凤鸣村的!”
“凤鸣村,凤鸣村,你爸妈教的可真好啊,一定也是很厉害的。”
“不不不,这些都是我老师教的。”
老板有些惊讶
“你们老师教了几个学生?”
“我们老师带了三个学生,王梅梅,我,还有王明鑫。”
“王梅梅?!?”
“王梅梅!”
老板拉住王建业的手激动地说道
“就是那个给你们村子修水坝那个吗!?”
“老板,你还认识我梅梅姐哦。”
老板瞬间惊为天人
“你们老板也太厉害了吧?到底是怎样的人,在这大山里,教出了王梅梅,听说,她都要被邀请去建水电站了!现在,我又碰见了你,真是太厉害了。说什么,我也得去你们学校看看你们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呢。”
“老板老板,我买米呢,先买米,这本地的米给我便宜点呗。”
“行行行,没问题,你要多少?我给你装。”
王建业暗暗盘算
“先来个一万斤吧。”
“什么……你……一万斤……”
“你玩我呢?就那么凤鸣村都出不了这一万斤,你们学校就那么几个人,你买这么多干嘛?”
王建业机灵的反问道
“一万斤也不一定够呢,说不定买的更多,但是,价钱多少,得好好说到说到。”
“平常卖五块钱,你确定要一万斤,那就四块钱一斤。”
这可是大生意,说什么也不能溜了,哪怕是逗他玩的,也得先应下来。
不管这生意最后,成与不成,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148511_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