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成为皇二代,本以为可以荣华富贵一生,结果发现成了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
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公元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
这一日,早就招兵买马,更换身份的朱文奎带着大量书籍,三千忠诚护卫,以及上万工匠,士兵,水手,以及收服的太子府人才,乘坐宝船从明州港出发。
半年之后。
朱文奎抵达了富饶的新大陆美洲。
“新的文明即将开启!所有的战舰全部列队,今日,随朕杀回南京!”
十年之后,朱文奎已成功清扫印第安人,横扫罗马帝国,登基称帝,号‘圣皇’。
登基当天,朱文奎于哈得孙河河口进行阅兵大典,御驾亲征,率领万艘战舰,横跨四大洋一路杀回南京!
标签:公元
更多人喜欢:遮天小说网《遮天》最新章节 凤鸣轩言情小说书库网 顶点小说网 520听书网 小故事网
“太子!燕王已经入金陵了!”
巷口。
气氛肃穆。
这里是明州港。
朱文奎穿着粗布,静静地凝视着辽阔的大海。
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太子朱文奎,历史上七岁就死掉的短命鬼。
朱文奎却不是原本的朱文奎,里面装着一个后世而来的灵魂。
一年前,他穿越到大明朝中。
熟读史书的他,早就知道燕王有逆反之心。
然,却无法说动优柔寡断的朱允炆,对朱棣下手。
到了现在,对于燕师入京的事实,已经无力回天。
不过,作为一个有后世知识的人。
朱文奎早就做好了两手打算。
半年前,他招兵买马,暗地培养着护卫与工匠。
在明州港,建立了一艘能容纳一万人的大船。
这支大船,集结了当今社会最高端的技术。
朱棣篡位已成定局。
朱文奎只好出此下策,代理太子府人才离开大明。
前去美洲发展。
这也与他接受过的教育有关。
汉人有无数次一统世界的机会。
然而都被搁置。
那么现在,就让他朱文奎。
将世界版图,全部归为大明!
就从美洲开始!
……
朱文奎虽才七岁。
然这半年来,底下的人都由他一人管理。
所以将领们对他心悦诚服,并没有把他当小孩子看。
“咱们走!”
朱文奎一声令下。
所有人便井然有序地收拾起东西。
不过两炷香的时间。
三千忠诚护卫带着几箱子书籍,以及三百个朱文奎筛选的人才便全部站在殿外。
朱文奎站在最前方,指挥着他亲手培养出来的水手、船长。
在这半年间。
众人无数次实操,已经将所有程序牢记于心,刻在了骨子里。
船只缓缓行驶。
不过多时,身后便传来了一阵喧嚣和叫骂。
回头一看。
举着燕字旗的官兵们一个个手持长刀。
他们在领头之人的安排下。
也乘坐起船只。
朝着宝船的方向驶来。
朱文奎目光冰冷。
对着一旁的侍卫道:“让船长开快点。”
“是。”
辽阔的大海。
船只的行驶在海平面掀起一阵又一阵波澜。
渐渐的,身后的响动小了。
比起朱文奎用后世知识造成的宝船。
明朝这些落后的船只,就算是再有经验的水手。
也根本不可能追得上他。
就在这时。
俞允走上前来,面带忧色地道:“殿下,我们已经成功摆脱燕王的追兵。”
朱文奎对此毫不意外,点点头说道:“你好好休息一下吧。”
俞允是方孝孺的弟子,忠君爱国,最是瞧不起燕王那种谋权篡位之人。
朱文奎看中了他坚韧的性子,便从朱允炆那里将此人要了过来。
然而,俞允的身后。
还站着几位追随朱文奎的老臣。
他们见朱文奎闭着眼睛,不以为意的表情。
忍不住开口道:“殿下,您真的要去海外?那可是个寸草不生的地方。”
“是啊,听说海外那群都是未开智的野人!”
“海外之地,世界尽头,咱们若是去了,还能拨乱反正,将燕王制服吗?”
他们一个个惴惴不安。
一方面也是对未知的恐惧。
还有,朱文奎就算再老成稳重。
也不过七岁的年纪。
众臣担心,他只是一时兴起的想法。
一人又道:
“殿下,不如去巴蜀地区,那边安宁,虽不富庶,胜在燕王的手没有那么长。”
“您倒不如先安稳地过去将咱们的人安顿好。”
“日后,再做打算。”
朱文奎闻言睁开眼。
日后再做打算?
可笑,这话的意思,不就是叫我养老?
摆烂是不可能摆烂的!
朱文奎扫视四周。
不止的老臣们如此说。
守卫在船只各处的士兵们也是人心惶惶。
纷纷交头接耳。
朱文奎知道。
若不是因为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
回去也不会被燕王所接纳。
到时,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后果。
他们才不会跟着自己,去往美洲。
朱文奎叹了口气。
他的父亲朱允炆也是如此。
不愿意跟着他去往海外。
而是离开了南京,在暗地继续做准备。
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
可以让朱文奎自己大显身手。
不用顾虑朱允炆。
但现在的情况又不一样。
这些士兵、臣子。
自己必须要说服他们。
这样才能上下一心。
拥有更好的发展。
他站起来。
振臂高呼道:“将士们,你们都知道,孤在半年前,就对去往海外这件事,做好了万全打算。”
朱文奎神采激昂。
“那是一个新的大陆,地大物博。”
“我称之为,美洲!”
“代表了咱们美好的前景!”
“那里有许多肥沃的土地,一年两收,亩产过千!”
“所以!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下,咱们才能练就成强兵壮马,重新杀回南京,除去乱臣贼子!”
许多人听到这。
也恢复了不少信心。
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叫道德操守的士兵们为什么跟着朱文奎?
对于他们来说,天下谁做皇位都一样!
这关键之处。
就在于朱文奎能让大家吃得饱饭。
老臣们看着眼神坚定的朱文奎。
也只能将心中的话咽了回去。
当然。
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没什么希望。
毕竟“背井离乡”这四个字,是在走投无路的前提下。
船上只有三千人,比起燕王拥有的三十万大军。
就如同沧海一粟,渺茫无比。
但登上宝船,已经失去了退路。
众人也只能继续跟随朱文奎。
……
半年后。
朱文奎不远处的密林。
眼中升起一抹狂热。
“兄弟们!打起精神,我们马上就到美洲了!”
众人无比激动。
一个个眼含泪水。
这半年来。
历经磨难。
就连早有准备的朱文奎,都被半年以来的航海生活。
折磨得满脸沧桑,日渐消瘦。
更何况这些极少坐船的本土将士。
当初跟随朱文奎上船的三千多人。
现在只剩下了两千九百余个。
一路上,病死的病死。
吊着一口气,饿得面黄肌瘦。
那繁荣的京城生活,在他们的脑海中逝去。
只剩下了一望无际的枯燥大海。
若不是因为朱文奎天天给众人画饼。
恐怕早已坚持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