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封奏疏,一份来自关中,一份来自江南。
朱元璋摊开给朱怀看。
然后嘿嘿道:“咱给皇上把着奏疏的第一道关。”
“你看看这两封各地来的奏疏,有没有想法?”
朱怀拧眉看着,沉默了许久。
朱元璋也不着急,坐在一旁,优哉游哉的呷着茶水。
这是朱怀第一次面对国家大事,他很珍惜这种机会。
这对他的未来,有着莫大的用处。
他很谨慎,毕竟他不能做到像朱元璋一样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朱怀沉思许久,才小心翼翼给出建议。
“得先知道国库还有多少银子。”
朱怀开口。
朱元璋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随后才很自然的笑着道:“对对!”
那眼中,是抑制不住的浓浓欣赏之色。
他自己都忽略了这个问题,他是皇帝,他先天知晓这些先决条件,因为只有了解这些先决条件,他才能批奏疏。
可这娃子不一样,他对明朝内政不了解。
这不是个愣头小子,也不是个只有些小聪明逞能的少年!
朱元璋心中有了判断!
作为一个领导者,是要有这种气魄,要敢问出自己的疑问,要不能被人所左右。
不能旁人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能为了逞能出风头,便侃侃而谈。
这小子年纪不大,却老持沉重,这第一句话,便让朱元璋忍不住捋须颔首。
朱元璋道:“那你就当国库银子是二十万两。”
朱怀眉宇蹙的更深:“这么少?”
朱元璋若无其事的点头:“嗯。”
国家少银,困难重重,他就像看看自己这大孙子是会迎难而上,还是推脱抱怨。
索性,朱怀没有在银钱上纠结很多。
他道:“关中旱灾,需要五万石粮食,这关系着数百万人命的事,如果处理不好,会激起民变。”
朱元璋沉默,继续聆听。
“但马上秋粮要收出来了,虽然少,但却不至于让百姓饿死。”
深吸一口气,朱怀道:“可以拨粮,但不能给这么多,粮食减半拨过去,只要给百姓看到活下去的希望,等秋粮下来了,就能稳住关中局势。”
躺在摇椅上的朱元璋老怀大慰,心道:这小子,有点儿东西,老爷子我还是小瞧你了。
他没纠正朱怀,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朱怀继续道:“至于新安江清理淤泥之事,要缓办!要是江浙河道堵塞,庄田得不到灌溉,则关系着日后百姓存亡问题。”
朱元璋看着他道:“那就是要拨款咯?”
朱怀摇头:“未必需要拨款。”
嗯?
朱元璋诧异的看着他:“不拨款?”
朱怀道:“可令当地有司官动员百姓,让百姓自发参与到清淤除沙的工作中去。”
朱元璋笑道:“民心可不是这么简单,要是人人都有这种觉悟,朝廷也不用治民了。”
朱怀点头:“老爷子听我说完。”
“不让他们白做,但也不用拨银。”
这话,倒是将朱元璋胃口吊的高高的,“哦?”
朱怀道:“其一,朝廷可立石碑牌坊,将参与治河的百姓名讳刻录上去。”
朱元璋点头:“此为揽民心,给其荣誉加持,你既说了其一,还有其二吗?”
朱怀道:“新安江靠海,朝廷严禁百姓下海打渔,可暂时性开海,让百姓近海打捞。”
朱元璋眼中露出赞许目光:“诱之以利,比给虚衔更让百姓满足。”
他咂摸咂摸嘴:“不错,但不全对。”
朱怀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老爷子这么说,他不解的道:“还有什么没考虑进去的吗?”
朱元璋溺爱的看着朱怀:“说的很好了。”
他眯着眼:“娃子,你要记住,你这只是站在一个执行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你站在领导者去考虑,你说的,就有很大纰漏!”
朱怀肃穆:“老爷子您说。”
朱元璋慈爱的笑着道:“那老头子今个就和你唠唠,这第一,你说的很好,不能地方要多少,朝廷就拨多少。”
“咱养了这么多官府,不是让他给咱添堵,是让他给咱办事的!”
“对半拨粮过去之后,你得通盘去考虑,会不会有人在沿途克扣?又会不会赈灾不到位?需不需要派遣军队去维持秩序?地方官府不作为又该怎么处理?”
“这些事,你需要让朝中大臣都定下规矩,地方有了框架,他们心里才有数,才会卖十二分力去治民赈灾!”
朱怀暗暗点头。
老爷子说的不错,考虑的更比自己全面。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来源4:http://b.faloo.com/994717_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