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政策?”
看着眼前的刘永,朱瞻墨心底衍生出一丝惊讶。
之前他刚到这里的时候,左布政使吴扬就跟自己隐晦的讨论过这方面的话题。
但是那个时候,两人是在路上闲聊提起,权当扯淡了。
并且吴扬那时候提到的一些事情,其实都表达的很委婉。
比如这里的居民靠海谋生。
去是没有直接说起海禁。
没想到作为右布政使,刘永如此开门见山。
毕竟大明对海上一事的态度历来十分微妙。
一来,朝廷明面上严格执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船只私自出海捕鱼,贸易。
二来,自己那皇爷爷却带头让郑和下西洋,使得下面的官民纷纷效仿。
而皇爷爷好像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摆出一副不管不问的态度。
但这个规定是洪武年间的旧制,事关先皇,就连皇爷爷也不敢轻易做出改变,因此才让如今大明的海禁政策韬晦不清。
作为皇孙,朱瞻墨自然是清楚其中的缘由的。
因此,他盯了刘永好一会儿,希望从对方脸上看出什么。
外地藩王讨论大明政策,这种事情相对敏感。
朱瞻墨必须防止对方有意试探自己。
很可惜,刘永始终面不改色,朱瞻墨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过了许久,刘永再问道:“王爷可是在思虑什么?”
朱瞻墨决定反客为主,点头道:“大人也知道,藩王不得干预一地政事和朝廷政策,这海禁之事涉及方面太多,本王并不好轻易开口。”
刘永点点头。
“王爷的苦衷,下官可以理解。”
随后,刘永主动道:“下官以为,这海禁政策的存在,其实是有些干扰民生了。”
“来此地这么多天,想必王爷也有所耳闻。”
“南海县,甚至广州府大部分沿海地区的人民,他们祖祖辈辈都靠海为生,如今外邦前来我大明通商,当地百姓更是争相逐利。”
“虽然这有悖于我大明的国策,却也实在为百姓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朱瞻墨喝了一口茶,应声道:“大人说的不错。”
有些事,既然是对方先提出来,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刘永是一方封疆大吏,他也不担心对方会用这些话来试探自己。
于是,朱瞻墨认可道:“海禁政策的确为当地民生带来了许多不便。”
“更加上近些年沿海倭寇猖獗,百姓的出海却得不到朝廷的庇护,时常有商船和渔船遭到倭寇劫掠。”
“这种事不仅让百姓寒心,也有损我大明国威。”
这些话,朱瞻墨倒是发自真心。
之前的那些时日,他让人不断探听南海县民众出海的情况,一是为了成立护卫队,其次也确实想对这里的民生进行了解。
作为“过来人”,他知道明代东南沿海这边,倭寇的存在一直是百姓和朝廷的心病。
作为本地的藩王,朱瞻墨自然要对此事进行了解。
而在得到了一些消息之后,朱瞻墨也只能感叹。
堂堂大明!
能平西域和北方,却对这些倭寇视而不见!
实在是有些令人唏嘘。
而在他对面,刘永听了朱瞻墨的话之后,居然径直从椅子上起身。
随后,跪地参拜!
“王爷所说,正是下官所想!”
“下官此来,就是要为广东沿海的百姓讨一个公道!”
朱瞻墨有些诧异。
“大人这是为何,还请快快起来。”
刘永却不肯起身,而是诚恳道:“如今沿海倭寇肆虐,百姓屡次出海都遭到劫掠,却因为海禁政策,根本不敢向官府和朝廷求援。”
“因此下官恳请大人上书一封,请陛下解除此地海禁,让百姓得以安生!”
说完,刘永跪地不起。
朱瞻墨坐在椅子上,满脸无奈。
这老小子,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不过朱瞻墨也确实看得出,刘永并非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真真切切为了整个广东的百姓着想。
可即便如此,朱瞻墨也不可能答应他。
海禁政策是太a祖留下的,说白了,就是大明的祖训!
当然,要是皇爷爷能偏爱自己一些,并且郑和之后再多下几次海的话,自己向他提出这个请求,没准儿还能得到允许。
可现在,皇爷爷正御驾亲征,哪里有空理会这种事情!
至于老爹,就更不用想了。
老爹的确是个好皇帝,监国的时候,处理政事也井井有条。
但他生性宽厚谨慎,绝不会放开海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53659_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