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李世民的问题
..........................................
李世民沉吟了半晌之后,说道:“朕自问也算一代明君,无论是打高句丽,还是突厥,都颇有收获。如今东突厥已灭,西突厥也已经是苟延残喘。相信即便朕不在了,西突厥也会顺利灭掉。在朕治下,百姓可以说是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不过,这些年来,战事打的也多。其实国库的情况一直不算太好,朕在想,若是能在晚年之际,充盈国库,给太子留下一个更好的局面,想必等他继位以后,处理国事朝政,会更加容易一些。”
“只不过,如何能在不增加税收的情况下,又能让国库快速充盈起来,是个问题。”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是不追求什么长生之术的。
他就想着,在自己走之前,能给李治留下一个更好的大唐。
虽说如今的大唐,在他治下,已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作为皇帝,他总是希望江山可以越来越好的。
这不仅是可以给李治留下丰厚的遗产,也可以证明他的功绩。
李恪听后,回道:“这个方法,我觉得还是有的。”
“哦?怎么说?你快说来听听。”李世民连忙问道。
他现在觉得李恪这小子蛮神奇的,所以才会找李恪聊这些话题。
本来,这些问题,他都是跟大臣们聊的。
当然,大臣们对此也没什么好方法。
李恪又道::“我还真有一个设想,但不知是否可行,父皇姑且一听,到时候可以请大臣们一起商议下。”
李世民点头道:“嗯,你赶紧说。”
李恪道:“如果朝廷在各地成立钱庄,发行银票的话,这事基本就成了一半。”
“钱庄?银票?什么意思?”
李世民一听,不是很懂,有些迷茫。
钱庄和银票这两样东西,都是后世之物。
所以,李世民不明白很正常。
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使货币兑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存在。
兑换业务则自西汉开始出现,到唐宋有所发展,始由金银店、柜坊等兼营。
元及明初,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
明末,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不仅经营兑换,还办放款,供给签发帖子取款的便利,原来在两地联号汇兑的会票,也成为钱庄发行有钞票性质的信用流通工具。
此外,若干小规模的兑钱铺、钱米铺等,在农村相当活跃。随着钱庄的发展、家数增多,到清朝各地先后出现了钱庄的行会组织。
所以,钱庄这个东西,在目前的唐朝,其实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至于银票,北宋的“银票”是华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票。
元朝以使用银票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华夏最大的银票。
清初不印制银票,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
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
李恪解释道:“钱庄,就是存钱的地方。而银票,跟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货币不同。目前我大唐所用开元通宝,是金属制的。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父皇你想想看,这要是想多带钱,得多重?即便兑换成黄金,依然会是沉甸甸的。这不仅增加了携带运输难度,还会容易引来别人窥视觊觎的的风险!”
“而这银票,则是用纸所制成的纸币。纸币的话,就可以非常轻盈。最重要的是,纸币容易携带,很好隐藏,能够做到完美的财不外露,不易引起别人注意。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你说是不是?”
李世民听得似懂非懂,不禁问道:“这银票的说法,听着有点意思。只不过,这跟充盈国库有什么关系?”
....................................................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1050295_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