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奴,你对玄武门之变有什么看法”
李治惊恐,那么直接?就问玄武门之事?还是委婉一点比较好,这是李世民的伤疤。
“玄武门之变,是父皇还是秦王时,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而发动一场政变。
李世民看着李治,他能感觉到李治在呼弄他:“就这些?”
李世民的眼神好像似看穿了他所有心思,这不是让我在你伤疤撒盐吗?
“父皇在建唐过程中功绩显赫,但按继承传统,排行第二却被排除在“太子”门外,大伯李建成因嫉妒父皇的才干,双方矛盾愈演愈烈。父皇先发制人,射杀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八月,皇太祖传位父皇”
李世民双手微颤、眼眶湿润
“我要的是你的看法,不是过程,明白吗?”
现在的李世民让李治感觉像一只刚苏醒的老虎,虎视眈眈盯着他。要交代这里了?不行,输人不输势。
“父皇您觉得自己错吗?”
“没错”李世民肯定回答。
“这就对了,何必去在乎皇位来路呢?历史都是人书写的,是千古明君,还是昏庸无道,皆有后人评判。在父皇还是秦王时,大伯步步紧逼,如果您退缩,在大伯继位时,便是我们秦王府毁灭之际。
父皇是迫不得已,弑兄杀弟,逼迫皇爷爷退位,完全不是出自于个人观点。父皇还是秦王时,您的幕僚,他们的家庭呢?
如果您没成功或者没有这样做,死的不止是家人、幕僚,更是断送大唐江山。在大局观,父皇是正确的,但是………”
李治是站在后世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如果大唐没有李世民,跟他麾下能臣武将。李建成称帝下场跟跟隋朝一样,世不过三。
贞观二十三年内,几乎年年多有战乱。没有李世民跟能成武将。李建成能扛得住?反正我是不相信。
——
李世民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别人的认可,激动万分。
“雉奴但是什么?快快说来…”
李治心想着看来今天不能善哉阿弥陀佛了。
“父皇,您有考虑过太子大哥处境吗?我一个几岁孩童都能看明白。这不是我对两位兄长的偏见,大哥现在处境跟当初的大伯何等相似。
您对四哥过于宠爱,朝堂大臣会不会猜测君心?太子哥哥会不会惶恐不安?父皇多疼爱四哥一分,太子哥哥是否会对四哥顾忌一分。父皇的宠爱,四弟是否会滋养四弟的幻想?起夺储之心?”
李世民怒哄:“青雀他敢?…”
李治心儿想着,该说的我已经说了,不该说的我也说了,你这皇脸不在意,我瞎操心什么。
虽然未来帝位稳,可是万一因为我的到来,影响历史齿轮,李承乾不造反呢?
现在还是要博得李世民欢心。
“儿臣苦练武艺,为了就是将来能保住我们大唐每一寸土地。但这个大唐不是用武力能决绝的。民富则国强,应该多吸收一些治世之才,除奸惩恶,方能国泰民安”
李世民惊愕良久后。难道朕育儿的方式真的错了吗?嗯…民富则国强?
“雉奴,这些是先生教于你的?”
李治松了口气,帝震总算平息。
“父皇您还未给儿臣请过先生呢,这些都是儿臣在书籍上看到的。”
李世民也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李承乾的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给你母后请安了吗?”
“还没,儿臣知道最近母后因儿臣夜不能寐。今早我特意去膳房给母亲做了早点,以尽孝心”
“哦?雉奴还会做菜?你可明白君子远包厨坊,你身为九皇子,怎能下厨?”
李治暗叹糟糕,古代男子是不能下厨的,尤其是他这个未来皇帝。
“父皇,儿臣不这么认为,君子远包厨坊,是说厨房充满杀猊之气,但那个君子没食用过肉食呢?所以这句话儿臣不赞同,人生在世,唯有双手可以丰衣足食,只有双手可以缔造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
即使我下厨如何,我为自己父母,都不行吗?如果普通家庭,儿子未娶妻,二老年事已高、手脚不利索,谁来供养?”
四眼对视,前来禀告的宫女见状不敢开口。
李治看着心惊胆颤的宫女“准备好了吗?”
宫女紧张之际下组织语言“按…按殿下吩咐,已经做好了”
李治知道李世民后宫三千天天播种插秧,忙得很。“父皇您要去母后那边吗?”
李世民惊讶,之前羸弱不敢与朕对视,睡一觉起来性情大变?
“走吧!”李世民牵着李治的小手同步而行。来到丽政殿。
“臣妾、儿臣,拜见陛下、父皇”
“皇后,快快起来,你们两个也起来吧”
长孙皇后身边站着两人,一个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9159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