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村的第一期千头养猪场建设完成,李大宝特意把胡明请了过来,要不是齐三泰去考察了也会被李大宝拉过来,这家伙太能说了。
养猪场是按照欧洲的标准建的,设备是托姑妈从德国进口的。
在养殖方面学习不了美国的规模化只能学习欧洲的精细化,把每个程序都争取做到最好。在这方面国内有差距,基本上都是粗放式的养殖,而且环保不到位,未来国家的=加大环保的力度,养猪产业进行了新的洗牌。
“盛总,你做事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气,未来扩建一定要加大,一千头太少了”
胡明对牧歌养殖很满意,这投入按照平常的做法养三千头一点问题都没有,可盛誉把钱都花在处理污水和环保上面,作为镇领导怎么能不满意。
“现在谈扩建还早,要等第一批出栏,看看肉质品质和市场接受度才能做下一步规划,步子太大不好”
胡明点了点头,不骄不躁,不吹牛,果然是做实事的人,这是松山镇的幸运啊。
牧歌,这个名字是李秋歌起得,本来盛誉不同意觉得一个养猪场用这个名字虽然雅致但总觉得不好,最后还是同意了,因为李秋歌十分坚持。
后来才知道李秋歌的父亲曾经也是做养猪生意的,后来开发牧歌系列食品资金链断裂,最后郁郁而终,这是李秋歌的心病。所以希望男朋友的这个养殖厂能做到父亲没做成的事,她相信盛誉的能力。
以养猪为主的两大企业一南一北几乎垄断了市场,不过盛誉有的是时间还有作弊器在手,未来一定能从两家身上咬下一口肉,至于能不能咬死就要看时机了。“”
盛誉之所以这么自信除了自己的外挂外就是未来两家内部问题不断,围绕继承人股权等问题争论不一,最后旗下最大的养猪场都面临破产的境地,这样的对手盛誉当然有信心。
剪裁仪式之后就是小猪入场,看着肥嘟嘟的小猪李大宝开心不已,这可是村里的财富密码。
为了这些小猪,李大宝两兄弟几乎把全县跑了个遍,才凑齐这些猪仔和十头合适育种的母猪,东北因为风俗饮食习惯所以一直是猪肉的的主要市场之一,小猪基本上被垄断,可见李大宝的决心之大。
本来盛誉只准备向王清泉求援的,自己以为买到猪仔很容易没想到东北这里货源这么紧张,外地的他是在不敢用,要是有病的猪自己估计要哭了,可老王去南方出差了,许光阳去日本潇洒了,没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
这时候显示出李大宝的担当了,直接让老婆满一花和弟弟李二宝一起开车从各村收购。
忙碌了一个月终于完成了,没有让养猪场陷入困境。
盛誉十分的感慨,本来是想让李多多负责养猪场,不过她在见识了盛誉给他的木耳后热情一下子提到了最高,决定还是先把黑木耳产业做好,虽然比不上养猪场但是这也是自己的第一份事业。
“姐夫,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姐也会回来帮助你,担任你的副手,不错吧”
盛誉和李家的辈分有点理不清,张阿姨在罗月算是他的便宜姐姐,李二宝自然是姐夫了,但李大宝的年纪有些大叫哥不合适,叫叔也不合适,李多多还是自己的师妹,平白长了一辈也很尴尬,所以就暂时模糊的叫吧。
“盛总你放心,我会看着他的,绝对不会犯浑”
罗月从半山村被盛誉调到了养猪场,老是这样分局虽然距离不远但总归不合适,张阿姨说过几次,这次盛誉一并给办了。
给李二宝机会也就这一次了,出问题拿自己就管不了了,不过应该不会出事,这家伙虽然喜欢满嘴跑火车但做事还是靠谱的。
“玉红干的怎么样,还适应吧”
没错,盛誉把苏玉红弄到了半山村,不过人家本来就是半山村的人,不过母亲是再嫁,所以不得家里的重视才出来讨生活的。
苏玉红的男朋友惹了事理发店是干不成了,男朋友跑路失踪,思前想后就想着向盛誉求救,也是病急乱投医。
李秋歌倒是很欣赏这个苏玉红,也许是同情她的身世吧,盛誉为了防止和长贵闹出绯闻就把她安排到了罗月的手下。同是一个村的也不会受欺负,罗大山这个村主任也训斥了苏家,所以苏玉红还是很顺利的加入果真公司。
“你放心,玉红干得不错,秋歌还说要她去县里的公司呢”罗月有些不自然的说道,误会了盛誉。
盛誉只是了解一下而已,转头对李二宝说道
“姐夫,防疫很重要,要和镇和县里的防疫站合作,安全是第一位的”
李大宝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不过还是说了自己的担忧
“盛总,主要是饲料,果酱厂那边的废渣很好可是量不足,咱们要用粮食作饲料,这方面你有什么路子没有”
盛誉摇了摇头,反而严肃的对李二宝说道
“做生意需要人脉,但不能过于依赖人脉,除非你一直有利益来维护人脉,不然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86186_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