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在金銮殿放电影

第21章 比你懂得还懂,怎么办(求..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汤若望也有点好奇,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孙元化如此沮丧,甚至还说出了那么危言耸听的话来。

只见孙元化看着徐光启道:“我们铸造了大炮,还追求红夷大炮这种威力巨大的火炮,却是错了,是误国误民!”

“……”徐光启一听,意外之下顿时不满道,“休得胡言乱语!”

“真得!”孙元化这一次,却是难得的顶嘴回答道,“耗费了朝廷原本就不多的钱粮不说,铸造出来的大炮只能用于守城,而敌人却未必会攻城,铸造那么多火炮,又有何用?”

不等徐光启说话,他就继续补充说道:“铸造的红夷大炮多了,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会落入建虏之手。而红夷大炮最好用的地方,其实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啊!要是建虏有了红夷大炮,以后不知道多少城池会遭殃!”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从孙元化手中把红夷大炮以及铸造技术被建虏给得到了。

徐光启听了,不由得一愣。

自从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失败之后,朝廷对于建虏,就一直是守势,压根就没有再主动进攻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徐光启等人的想法中,就是思考怎么守。

很显而易见的,最终徐光启等人,都喜欢上用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来守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此时,转换了思路,如果红夷大炮用来攻城的话,也同样是显而易见,对于城墙的破坏作用会是非常巨大的。

这么一想,徐光启的冷汗顿时就下来了。不过他也算是镇定的,当即安慰孙元化道:“有红夷大炮帮助守城,建虏攻城不下,那红夷大炮怎么可能落入建虏之手呢?”

“是啊,这是多想了!明显是有人哗众取宠,在危言耸听而已!”汤若望听了,也是附和徐光启道。

要是明国不重视红夷大炮的铸造,就相当于让他们这些传教士少了一个可以用来和明国士大夫打交道的点,这断然不可以的。

可谁知孙元化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却还是沮丧地摇头说道:“建虏从关内劫掠了大量的物资,如今的他们,已经有能力对关外城池围而不攻,直至粮草断绝而垂手可得。”

“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就一直说这等丧气话?”徐光启听得一愣之后便生气地说道,“难道朝廷不会派援军么?”

“可是,援军能打败建虏大军么?”孙元化听了,声音都大了一分道,“朝廷军队,野战能胜建虏么?”

一听这话,徐光启如中雷击,顿时就愣住了。

事实上,徐光启虽然有奉旨练兵过,但是从来没有领兵打仗过。他就一直没有实战经验,有的只是兵书上的理论知识而已。

也是如此,在他想法,那就很顺其自然地,建虏围城,那就派援军就是了。

如今得到孙元化的提醒,真得认真一思考野战的问题,他顿时就傻眼了。

虽然他没有带兵过,但是,这么多年来,朝廷官军从未和建虏野战过,或者说野战全败,这要让他嘴硬地说,朝廷援军能打败围城的建虏,他是说不出来的。

看到这个情况,汤若望不由得有点急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人,竟然如此胡言乱语,别是让明国皇帝以后不再铸造红夷大炮了吧?

他正在想着时,却听孙元化在对徐光启说道:“所以,野战才是关键。我们打造火器,当以野战为主的火器,助朝廷官军能打赢野战,如此,对虏战事才会有赢的希望!”

徐光启听了,呆了好一会,随后,他立刻急着问道:“此等真知灼见,是哪位名士所言?”

可以说,徐光启的观点,一直是朝堂上的主流观点。基于惯性的认知,都是在想着怎么守的方面。

此时,徐光启可以说是如同醍醐灌顶了一般,便立刻有了冲动,想要好好与这个众人皆醉他独醒的才俊好好交谈一番,如此,朝廷或许才可以从辽东泥潭中走出来,大明才可能实现中兴!

孙元化一听,非常懊悔地说道:“学生之前震撼于他的言论,竟然忘记了问他姓氏,等回过神来,他却已经走了!”

徐光启一听,顿时大为遗憾,连忙问具体情况。

孙元化听了,便把在状元楼发生的情况都说了一遍。

边上的汤若望,感觉到了不舒服。隐隐的,甚至都感受到了一丝威胁。

自从他和徐光启交往以来,利用西方的科学知识,那是一直占据主动,牢牢地牵着徐光启等人的鼻子走的。从来就没有过像今天这样,他仿佛成了一个透明人。

在听完孙元化的描述之后,徐光启不由得喃喃自语地重复从孙元化那里听来的话:“最好是专注有利于野战的火器研发,比如燧发枪,就是自生火铳,可以更高密集杀伤敌人;便于携带的中小型火炮,野战能击散敌人阵型。也可以不用实弹,开花弹也可以研究下,杀伤力更大。火枪方面,可以打造不同需求的火枪,比如大口径的火枪,还有射程更远的线膛枪等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969147_21.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