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
万年县城郊。
方铮坐在田埂上,望着正在耕种的佃农们,长吁短叹。
三天前他穿越到了贞观大唐。
按理说家世还不错,老爹是当年玄武门功勋。
只是可惜。
两年前老爹去世了,将偌大的家业都留给了独子方铮。
方铮也很争气,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把家底败光了。
现在仅余的资产就是眼前不足百亩的永业田,以及十多户佃农。
当然,这些事儿都不足以让方铮唉声叹气。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他半个月前及冠了。
在大唐,及冠之后,男丁按律就要成婚。
这种事由不得自己,即便方铮不着急,但官府会给他着急。
经过多年战乱,民间人口口锐减,人口生育是大唐国策的重中之重,所以对于嫁娶和生育,官府一直都是很重视的。
大唐初期的基层官府管得很宽,及冠之后,你自家不张罗找对象,官媒就会自动上门。
家穷不要紧,人丑也不碍事,官府会给你介绍人家,你只管办事负责生娃就行。
这半个月来,万年县司户官不知来找过方铮多少次,介绍的小娘子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不过都凉了。
奈何县衙司户根本不死心,今天又介绍了一个,约着稍后在泾河边见面。
没多时,迎面便走来一名白衣小娘子。
方铮招手:“这边。”
待那小娘子靠近之后,方铮略微被惊艳到了。
这是正统的古装美女,至少比前面几十个妹纸漂亮不知多少档次。
白衣小娘子显得有些错愕。
“愣着干啥?这里!”
方铮再次开口。
白衣小娘子有些不解的指着自己:“我?”
方铮道:“对,就是你,万年官府那边说媒的,对吗?”
说媒?
白衣小娘子左右看看,似乎明白什么了,似笑非笑的开口道:“想娶我?你有这个本事吗?”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方铮有些拉不下脸了。
官媒介绍的小娘子,一次比一次离谱。
前几个丑的辣眼睛,好容易有个能看的,还这么刁蛮?
这种人,方铮自认毫无兴趣。
白衣小娘子言简意赅开口:“李淑,家居长安,良田万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你呢?良田几何?家世如何?读过书吗?”
方铮一愣。就目前看,这是全方位被对方碾压。
“读过。”他硬着头皮开口。
“秀才?举人?”
“还没有参加科考。”
李淑俏皮的笑了笑。
这小子,挺自信的,当大唐娘子们都是大白菜啊?
她叫李淑,大唐陛下之女,虽是庶出,但极受李世民宠佞,去年才被封号——高阳公主。
前两日被李世民赐婚给什么玄武门功臣之子,叫啥方铮的。
她正愁闷不堪,今日出来散心,恰就遇到这么个相错亲的神仙了。
“在大唐,要么去考个科举,不求中个殿试,起码要踏入权贵阶层。”
“要么,就好生务农,争取多囤积良田和财帛。”
“若是两样都无,如何成亲?”
呼。
李淑本来准备走人,想了想,还是继续道:“你看那边的良田几十亩,你若去耕地,能用多久?半年?一年?”
“唔,还是建议你,多读点书考个功名,是,你长的确实不错,可单有长相有用吗?”
“没有功名,没有钱财,最基本的农耕都无法自给自足,所以……”
“日耕十亩算吗?”方铮突然玩味的开口。
“额……”
李淑惊愕的看着方铮,有些不敢置信的道:“你说啥?”
“看到那几十亩地了吗?我说一人一天差不多就能耕完了。”
“所以什么?你继续说。”
方铮笑笑,盯着她眨眨眼。
“嗯!所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只有读书才有出息,你说的日耕十亩是什么情况?”
李淑忽然尴尬改口。
现如今天下初平,大唐宇内荒地太多,民间没有足够的耕种能力,导致土地大都被七宗五姓添置庄园。
如此一来,导致大唐的税收流失,何止千万。
父皇一直在为此愁闷。
日耕十亩不恐怖,恐怖的是一人日耕十亩,这是何等的利器啊!
若是她能知道日耕十亩的章程,回去问父皇退婚,岂不简简单单?
方铮惊愕的盯着李淑。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43885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