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声,有许多的乐器可以模仿的出来。
但是模拟的如此清脆悠扬,模拟的如此的逼真,如同真的置身于山野之中一般,这个乐器简直了,看不出来这短短的一根竹子开几个洞竟能发出这般美妙的声音。
仅仅这一个开头,就已经注定了这首曲子绝非凡品。
笛声在一串的鸟声中逐渐淡了下去,钢琴声进场,继续将这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世界推进,让人走进这个景色美妙的世界。
紧接着,张沫的小提琴拉起。
声音轻盈柔和,悠扬婉转,一点一点将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表现出来。
曲子到了这里,全场的观众无不认真倾听,能够参加这场音乐交流会的,无论是举办方,参与方,还是观看台上那些受邀请而来的观众,都有一个最基础的听感和分辨曲子好坏的能力。
先前苏航的那首《十面埋伏》杀气太重,大家更多的是被这里面的杀气给惊吓到,然后被曲子将心跳呼吸牵引着一上一下,光剩下了惊恐,反而没有太多的精力来认真品味曲子的好坏。
再加上弹奏的又是琵琶,他们对这个乐器一点不懂,都还是一次看到,更不好分辨了。
但是现在,虽用的是竹笛开场,引出鸟语花香的景色,但是中间穿插了钢琴,尤其是这个主旋律,是由小提琴所拉出的。
钢琴,小提琴大家懂。
在欧洲,小提琴和钢琴是大家主要侧重的乐器,在街上随便拉个人一问甚至都可以给你点评许多东西出来。
当听到小提琴的旋律后,仅仅是一小段,大家就已经在心中给张沫和这首曲子打了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了。
“这个旋律简直太美妙了。”
“写出这个乐章的作者一定有一段非常美好的爱情吧。”
“这是汉国的音乐吗,感觉是如此的美丽和谐。”
在张沫的小提琴进行一段独奏后,苏航用二胡加入进来,模拟出一段大提琴的浑厚圆润的声音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
最后再由王雷的钢琴再次弹出爱情主题。
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之后,再由张沫的小提琴独奏,这一段的旋律与前面的爱情主题有鲜明的对比,这一段的节奏比较自由。
不过,张沫并未将这段拉奏的非常华彩。
整个曲子的呈现部,都是以小提琴为主。
苏航的二胡,只是在一旁起到一个扮演大提琴与小提琴进行对答的作用,是一个小辅助作用,不宜喧宾夺主。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呈现部最高潮的部分。
这一部分,也是呈现部最难的。
“还撑得住吗?”
苏航向张沫递了一个眼神询问。
张沫没有回答,但遍布额头的冷汗已经说明了一切。
望过去,在灯光的照射下到处都是晶莹反光的小汗珠,拉弓的手都在颤抖。
这个神情有些不太妙。
但是这会苏航只能是在一旁看着,虽然他是可以上去帮忙,可这是在舞台上,尤其是这种大型舞台,各国参与进来,不是说帮忙丢面子,而是对张沫不好。
这个时候帮忙,容易给张沫留下心魔。
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她不断加油打气。
“加油。”
“相信你自己,你能行,你可以的!”
面对苏航的鼓励,张沫点了点头,在王雷的钢琴声结束后,张沫手里的小提琴声音一转,进入了‘副部’也是呈现部的最高潮一部分。
节奏瞬间一变,变的明朗、轻快,这一段也是整个《梁祝》中最愉快动听的一段,也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一段美好时光。
跳音的技巧张沫运用的还不算熟练,虽没有表现非常好的张力,但起码稳住了。
当这段结束后,张沫浑身都湿透了。
得亏衣服料子还算厚实,虽是紧紧的贴着身躯,但并未出现遇水既透的那种透视效果。
最后的结束部,音乐节奏转为慢板,再度出现了小提琴和苏航用二胡模拟的浑厚声进行情意绵绵的对话。
使用复调的形式进行演奏,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
少女心思吐露,踌躇不安又忍不住偷偷张望,淡淡的惆怅。
最后以钢琴声叠声收尾,整个呈现部到这里结束。
这一部的收尾处,二胡可以拉的更悲伤,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在这时更多还是处于美好的阶段,只是离别的依依不舍,小提琴的轻柔声正好将这段发挥的非常棒。
紧接着,旋律大变,钢琴声开始采用低沉的弹奏方式。
二胡拉响。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4:http://b.faloo.com/947759_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