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海纪元之荒谷仙图

第四章 少年归乡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阳春三月,山娇水媚。清风驰地,绿意盎然。

“咕噜噜……”,“哒哒哒……”

临海城的一条山道上,一支由几匹单骑和一辆马车组成的马队正踏着晨曦踽踽东来。

护卫在马车周围的五名骑马男子个个长得虎背熊腰,身着黑衣皂靴的武士服,精神头十足。

车辕处的赶车人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圆脸少年,黑豆豆的眼睛,青衣小帽,一身书童打扮,手执一杆的长鞭,时不时摇一摇,甩出一声轻响,驱赶辕马前行。

马车的两面车窗帘都已撩起,露出一个的少年的脸,年纪与驾车少年相仿,也大约十三、四岁的样子。这少年目光清澈,脸庞清瘦,面带微许病容,神色慵懒地倚靠在一张兽皮靠垫上,手里拿着一本书,低头翻看着。少年眉头轻皱,时而轻舒一口气,看起来心事重重。

他叫张若虚,正是当今大晋国有名的廉吏,司马府监察副史张炎陵的次子,奉父命回乡祭祖。

此时,张若虚已经在路上走了大半月时间,临海城近在眼前。虽然他现在眼睛盯着书籍,实际上已经魂游天外。

“唉!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管家洪伯说,父亲在自己走后就被禁足于府内,那几乎就是要坐实父亲的罪责,三五月内就有可能下到牢狱之中了,希望这次洪伯把劫杀自己的礼部官员,会元王珏以及一部分山匪带回去后,能够彻底扭转父亲和李夺在朝堂上的攻守形势,把父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至少能够解除禁足。”

他更担心的还是母亲和大哥:“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到了西山道观,路上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华神医是否能够把大哥的伤病治好。”

想到此处,他暗暗咬咬牙,如果这次大哥张九龄伤势不能痊愈,父亲不能全身而退,那他下定决心一定回到京都同重伤大哥的凶手和诬陷父亲的幕后之人拼个鱼死网破。

嘿嘿!那些人只知道张炎陵有个武道资质极高的幼子因为身中奇毒,经脉木化,武道一途断绝,但却不知道现在自己还可以通过不断压缩后天境内元方法的让内力不断增加,现在自己内元已经与普通后天境武者的后天八重相当。再加上自己对武技的超常领悟力,即使是后天九重武者,自己也不惧。如果真把张家逼到家破人亡的地步,张虚虚不介意给那些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难道这奇毒真的无解吗?实在不甘心……”张若虚又把思维收回自身,内视经脉,那里显出青幽幽的颜色,奇毒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压制不住,开始在经脉中蔓延。

几天前,反伏杀时,自己催动内息过度牵引到经脉中的奇毒,导致毒气深入爆发,那种无数钢针刺体的感觉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这些年父母为他求遍名医,他自己也读遍医书,但都没找到解毒方法,现在家里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此时一种如穷途末世般绝望情绪的涌上心头。但随后天生倔强不屈的性情又让他心底产生一股强烈的不甘意志,两种情绪经常撕扯张若虚的精神。

不过理智很快又回归,想到现在的身体状况,必须控制心绪波动,张若虚急忙平复了一下心绪,同时感觉到身上一阵阵寒意,身子蜷缩了一下,又把身后的兽皮毯子使劲往身上裹了裹。

因为要赶回祖宅,在临海城还要为祭祖做准备,今日临行前感觉时间紧张,张若虚一行人就起了一个大早。

时节虽然已近三月,但春寒料峭,这让张若虚有些不舒服,此时天刚刚亮,太阳刚一出来,张若虚就打开车帘,让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缓解寒意。

为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身中奇毒的事情上转移开,他又把目光移到窗外,很专注地向前方远处眺望。

“张山,临海应该快到了吧?”张若虚略探了探身。

“少爷,就在前面,用不了一刻钟就到…”车辕上的赶车少年惊喜地答到。

此时马车已经转过一片树林,下了山坡,走上宽阔的官道。前面出现一座高大雄伟的石城。

时间还早,路上的人不多。张若虚的车队又加快了速度,很快就来到了城门面前。

“少爷,临海城到了。”

这里是张炎陵的家乡。在其行走江湖时,临海城乡下的祖宅和田产还保留着,委托亲戚照料。

张若虚已经13岁半,还是头一次回到父亲的家乡,因此感到十分的好奇和新鲜。

临海城虽然不大,但是出乎寻常的繁华。因为这里临海,有出海码头,所以有天南海北的船只经常光顾这里,带来了各地的特产。

临海城的城墙极高,而且坚固异常。墙体是由切割成方块儿的坚硬山岩石砌成。城门宽近三丈,高四丈。城门的正上方写着临海城三个大字。

城门口有几个全副武装的官兵认真的检查过往的行人。城墙上面也不时的有一队队的官兵经过。

这里对地方的治理很严格。临海城,前面就是大海,五湖四海的人们都相遇于此,难免有一些江洋大盗,海洋飞贼,流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b.faloo.com/937922_5.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fei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