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社会情感小说《转眼又是秋天》,讲述的是在中国北方某地级城市男主人公何春涛的爱恨情缘。故事以北方都市金台市为大背景,以秋天为历次故事的篇章转换节点,主线索主要讲述何春涛-一个在机关工作了20年曾经的正处级干部辞职转换角色开始,讲述他辞职后进入私营企业映山红集团打工,进而历经激烈的职场斗争成为一名高管,又自己创业,历经艰难失败取得成功,却又经历更大失败、成功和悲喜的历程,过程中贯穿着何春涛和女主人公也就是何春涛的前妻罗雨蒙、和在映山红集团相识相爱的女人陈阿娟,也是本故事的另一个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缘这条副线索。展示了人生的艰辛,奋斗的意义和人间的真情冷暖,也希望创作成一部反映社会、爱情、亲情和人生真谛的写实和浪漫**的动人画卷。
标签:讲述
“服务员,再来两瓶啤酒!”“好的先生,马上!”一个留着短发大眼睛二十岁上下的姑娘说话间就把两瓶啤酒放在何春涛的面前,并动作熟练的开启瓶盖。望着桌上的散乱放置的十多个空瓶子,姑娘开瓶的手不禁停了一下,低头看了何春涛一眼。“看什么,怕我喝多啊?放心吧姑娘,我醉不了!”服务员无奈的咬咬下嘴唇耸耸肩走了。辞职手续已经全部办完了,何春涛现在无官一身轻,他似乎要用把自己灌醉的方式来庆贺自己的解脱,还是想借酒浇愁?当他来到曾经熟悉的雨蒙酒吧,他不知道今天他要为自己庆祝解脱还是了却悲伤,反正他打算把自己喝醉,甚至倒在那里,他只知道,醉了也没有人管他。为自己倒满酒,看着白色的泡沫隆起破裂又慢慢下降,何春涛不禁想这不就像是自己来到金台市十八年来的人生吗,大学刚毕业的意气风发,刚参加工作的踌躇满志,后来梦想一个个破裂,然后经历一次次失败,还有恋爱时的轰轰烈烈,结婚后的吵吵闹闹,再到现在辞职变为无业游民,妻子出走。。。何春涛仿佛从啤酒的泡沫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缩影。
十八年前,也就是公元1998年,一个凉爽宜人的秋天,何春涛刚从国内某一流大学金融系毕业就被分配到金台市金融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金台市金融研究所是国内著名金融研究机构,也是市委政府的高级智囊机构,位置举足轻重。那时候的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不到两年,由于工作认真,表现出色,其中一篇关于金融分析和金台市整体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市领导的关注,他又被推荐到领导身边工作,前程更加看好。。。然而时光荏苒,时过境迁,虽然何春涛后来当上了副处级了领导,但最终却走到了辞职这一步,并且妻子也离开他带着孩子去了国外。转眼一回首,冰火两重天。人生的境遇,也许真的就像这酒杯中的泡沫,在上升的同时就已经蕴含着破裂和下落,浮沉间已换了境遇。想到这,何春涛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手举空杯,脸颊潮红,目光呆滞,金台十八年,何似一场梦!
记得五年前的一天,也是一个秋天。傍晚的金台市,枫叶正红,秋意正浓,一江穿城而过,夕阳下,晚霞满天,落日余晖令那些在金台公园拂堤杨柳岸边散步的人们披上了一层金色。何春涛独自走着,漫无目的。不觉天色越来越暗了下来,余晖散尽,华灯初上,天空还有半轮清月,旁边一颗星星顽皮的眨着眼睛。何春涛却是无心赏景,心烦意乱的想着下午发生的事。这几天他一直在百公里远的津河市出差,突然接到妻子罗雨蒙发来的短信:我走了,我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个让你清净,也让我安心的地方。点点不能没有妈妈,所以他得和我一起走。你自己多保重!我急忙赶回金台市,等回到家,已是人去楼空。他忙打电话给自己的小舅子罗雨蒙的亲弟弟罗雨亭,他告诉何春涛,罗雨蒙购买了飞往美国纽约的机票。何春涛忙追到机场,但飞机机头已经上扬,渐入高空,越来越远。从机场回来,他漫无目的开车乱转,不知怎么来到了金台大道一带,于是就停车下来,步行走着。穿过金台公园,不觉又来到酒吧林荫道,两旁酒吧造型各异,霓虹闪烁,各色灯光掩映在枫叶中,远看像一片红色的墨,近看却是彩色的灯还有红色的叶。当他突然看到“雨蒙酒吧”四个字,不由心里一怔,这个名字居然和他前妻准确的说是他那位今天已经离他而去但并没有办理离婚手续的老婆的名字一样。他们相识于一场研讨会上,她是市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在会上做采访,而采访的主角正在研讨会上做主旨演讲的何春涛,时任市发改委副主任。他们一见钟情,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罗雨蒙的父亲是当地知名企业家,但那时已经过世。“雨蒙,雨蒙”何春涛心里默念了两遍,随之走了进去。这一区域是金台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高端酒吧一条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位于金台公园北侧,金河岸边一座面积巨大的山丘上,满山枫树,郁郁葱葱,一片火红。一条林荫路婉转穿越其中,两侧酒吧掩映在枫树中,别具风情。那一夜,何春涛举杯狂饮,醉倒在自己的怀里。
何春涛以正处级副主任的身份辞职回家,引起了同事和周围许多人的议论。但他义无反顾,他想重新开始,也许,他在的心中,真的有个更加美好的理想,再也许,他想体验人生的另一种活法和滋味,可能苦涩,但他愿意承受和接纳。总之,他这样做了,关键是他敢这样想,也敢这样做。
何春涛辞职后应聘的第一份工作是金台市映山红集团,主营是房地产开发与销售。“这是销售部经理杨雄,你以后就先跟着杨经理干。”在副总经理杨天一的办公室,何春涛见到了他在映山红的直接上级-杨雄。“你好,我是何春涛,请多关照!”映山红集团并不知道何春涛之前的身份,他应聘的时候在个人简历上从前的职业一栏只填了一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那曾经是他的第一份职业。
他随后跟着杨雄来到公司西侧的一栋配楼,三楼最东边一间是杨雄的办公室。杨雄在自己的桌子后面坐了下来,但他并没有给何春涛让座。“你是金融系高材生,估计知识管够丰富哈。不过嘛,”杨雄说到这拿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但你没有营销的实际经验啊。我们做的是生意,讲究的是业绩。说白了就是要卖得出去房子,才能有业绩,而且价格还要买的尽可能高,这样才能利润最大化。这你都懂吧?”“哦,这我明白。”何春涛点点头。“所以嘛,为了增加你的实践经验,你从明天开始要到一线去,先做点具体的工作,看看怎么样哈。”随后没等何春涛说话,他站起来走到门口喊了一声“小王!王涛!”“来了杨经理!”转眼之间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子跑着来到杨雄的办公室。“小王,这是咱们公司新来的培训讲师,叫何春涛。”培训讲师,这是何春涛在映山红集团应聘的职位。”“哦,您好!”“你带他过去把目前的主要工作任务交代一下,明天正式开始。”在随后的三个月里,何春涛这位曾经的机关正处级副主任真正开始了他辞职后的第一份工作。白天在大街上散发印有楼盘销售广告的传单,晚上在公共广告栏张贴相应的广告。但比白天的广告更大更重,是对开的铜版纸套色广告。晚饭后,在一个队长的带领下,何春涛就和一帮营销员工友有的是公司临时聘用的民工,每人抗着一大卷广告,手里拎着胶桶,沿着马路两侧和居民区大门口的广告栏在公司购买的指定的位置进行张贴,每晚干到凌晨十二点左右。这样持续了大约两周,终于有一天何春涛累到吃不下饭。虽然他体质尚好,但毕竟算是体力活和熬时间的结合,何春涛还是觉得有些吃不消。突然变成这种穿梭于街头的初级打工者,何春涛似乎早有心理准备,,每天早晨五点半准时起床,六点出发,他拿着传单勇敢走在大街上,似乎根本没有难为情,也不怕熟人遇到。他为自己准备了一个装传单的包,挂在胸前。每见到一个人,他都笑着迎上去,从胸前的包里抽出一张楼盘广告,恭敬的用双手递过去,“您好,看看我们的楼盘吧,房子户型挺好,位置也不错,紧挨学校,距离地铁稍微远点,不过也只有1500米。。。。”
尽管他有思想准备,但他还是差点放弃。心里上的落差他能克服,肉体的劳累他也能挺住,但是内心极度的孤独让他感到窒息。他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是不是真的让他能够重生,还是会把他彻底摧毁。中秋节这一天公司每人给发了两个月饼和一个苹果。哈,算是福利?也许不算是。夜深人静,室友们鼾声四起,何春涛把月饼盒苹果轻轻放到阿海的枕头片,躺在床上毫无睡意。他想起罗雨蒙和他的儿子点点,此时不知如何。五年前一别,自今杳无消息,只知道他们去了美国,就再无其他。点点小得时候他天天忙,很少陪孩子玩,但每次儿子见到他都特别激动,拉着爸爸玩捉迷藏。如今五年没见,不知孩子还记不记得爸爸的容貌。。。。想着想着,何春涛不知何时睡着了,一夜无梦,早晨醒来,枕巾湿了一片。
一晃三个月已经过去,何春涛在发传单贴广告的同时居然还卖出去三套房,他因而成了这个队里大家都崇拜的人物。他年龄最大,平时很关心这些二十刚出头的队友,所以大有什么事都爱听他的,他俨然成了“队长”了。就连那位真正的队长也愿意听他的-这多少安慰了何春涛的心,也许这也是一种幸运。然而,在公司总部组织的元旦新年庆祝会上,幸运却并没有降临,而是让他感到愤怒和失望,他决定去找杨雄问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