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兄何故造反?

第十章:中庸之道
加入书架 返回目录 查看书架

    “何为大义?”

    “尔等皆熟读圣贤经义,值此大难之际,尔等不思报国忠君,营救天子,先是为南迁之议争论不休,尔后又欲阻挠太子册立。”

    “这便是尔等口中的大义吗?”

    孙太后突然之间就发了火,一干群臣只得跪下请罪。

    驸马都尉焦敬道:“圣母万勿动怒,臣以为,此等时刻,正是正本清源之时,唯有册立太子,方能安天下万民之心。”

    翰林学士陈循也说道:“臣亦以为,储君乃国本社稷之重,应当早立,圣母有言,天子早有立太子之意,我等身为人臣,自当体贴上意,循旨册封太子。”

    这两人的话,算是让孙太后的脸色略略好看了几分。

    焦敬自不必说,勋戚和皇家向来是一脉相承,他是肯定会站在孙太后这边的。

    至于陈循,他是翰林院学士。

    翰林院算是侍从之臣,一旦太子册立,那么东宫属官必然由翰林院选用,他自然也是赞成的。

    不过孙太后也清楚,仅仅只有他们两个的意见,份量远远不足。

    他俩加起来,也就勉勉强强能顶得上一个于谦的影响力。

    这殿中说话真正有用的人,可一直都未开口。

    “胡老尚书,尔为先皇托孤重臣,又是礼部尚书,礼法传承之事,正当礼部执掌,你来说,哀家说得可对?”

    孙太后转过头,对着白发苍苍的胡濙问道。

    说白了,在场的这一大群大臣当中,真正说话顶用的,也就那么两三个。

    于谦虽然看似出挑,但是他不过就是个兵部侍郎而已,涉及兵部的事情,他能做得了主。

    但是真正像册立太子这样的大事,还需要看七卿这样的大佬的态度。

    说白了,在这殿中的人,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左都御史陈镒。

    他们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

    孙太后虽然久居深宫,但是到了六部七卿级别的人物,她还是略略了解一些的。

    吏部尚书王直,外朝称之为大冢宰,位于百官之首。

    但是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岁了,早有隐退之心,平素向来明哲保身。

    左都御史陈镒,风宪科道之首,外朝呼为总宪。

    政绩扎实,从地方上一步步升上来的,朝局倾向不知,但是他和于谦两人私交甚笃。

    礼部尚书胡濙,资历老年龄大,年纪比王直还要大上三岁,轻易不说话。

    但是作为先皇托孤重臣,说话便份量极重。

    三人当中,孙太后对胡濙的把握是最大的。

    立太子之事虽然仓促,但是于礼法上毫无毛病。

    作为礼部尚书,胡濙没有理由反对。

    而且他是看着今上长大的,和宫中的关系相对好的多。

    辅政多年,总有几分情谊在的。

    因此,孙太后对胡濙的态度,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

    在她看来,胡濙若是同意了,陈镒就算是反对,那么王直大概率也会保持中立。

    到时候她就算是蛮横一些,强行下诏,也有很大的把握能够成功。

    只是让她有些失望的是,胡濙似乎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反倒是陈镒先开了口。

    “臣以为圣母所言无错,储君乃国本,册立太子合乎礼法大义,值此风雨飘摇之际,更当尽快令储本正位。”

    严格来说。

    陈镒这个时候,是不应该说话的。

    殿前奏对,即便不是面对君上,也自有定制。

    孙太后问的是胡濙。

    那么只有等胡濙说完,其他人才能开口。

    所以陈镒刚一说话,孙太后便心中警惕起来,差点便开口斥责他殿前失仪。

    不过听了他的内容,孙太后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难不成,是她错怪陈镒了?

    但是紧接着,就听到陈镒接着说道。

    “然圣母不可不虑,京城内外,需上下同心方能固守京师。”

    “如今储本幼弱,难当大任,京城庶务若以辅政之名,恐难上行下效。”

    “故臣请太后下诏,先命郕王监国摄政,总理庶务,尔后再立太子,以安天下之心。”

    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孙太后拧了拧眉毛,想要开口反驳,但是还未说话,便听得胡濙开口道。

   
手机支付宝搜索P2zPYPB74GJ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双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bkb13lYsLPg$,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双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UANeFApAs8a1nuds¥,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返回目录
若图片章节不正常,请点击报错后刷新页面(支持最新20章报错)
若章节正常,请不要点击报错,否则会造成网站打不开

来源4:http://www.xszww2.com/102_102401/135790.html

切换来源-当前为xszww2
;